发布日期:2020-08-26
为深入贯彻实施“万企联万村共走振兴路”行动,武进区坚持“六共”齐抓,积极引导工商资本参与乡村振兴,着力推动村企优势互补、联合发展,加快构建工农互促、城乡互补、深度融合、共同繁荣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截至8月25日,全区形成了一批良好的典型案件,梳理了一批实用的鼓励政策,企村签约项目已达40多个。
一、共谋党建,推动村企强基固本。坚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引导村企党组织结对共建,通过资源共享、党员共育、活动共办、品牌共创等形式,提高村企党建工作水平。充分发挥企业党组织的技术管理优势,以及村党组织组织动员、熟悉村情等优势,协同推动先进企业文化与优秀乡村文化渗透融合、精神文明建设与乡风文明建设同步提升,共创村企党建品牌。
二、共兴经济,推动村企互利发展。积极支持企业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集约化加工基地和仓储物流基地,大力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引导和鼓励企业推进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技术在联建项目中的应用,辐射和带动乡村发展市场信息、农技推广、农资供应等生产性服务业。推进村企产销衔接发展,加强农产品生产、加工、运输、仓储等环节的协同管理,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建立起稳定的产销关系。
三、共抓环境,推动村企同赏美景。注重发挥企业自身资本和管理优势,引导企业参与精品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长效维护管理,加快形成一批产业特色鲜明、宜业宜居宜游、生态环境优美、承载乡愁乡情的美丽乡村。鼓励村企以推进生态修复为抓手,共同开展生态系统治理和后续产业建设,切实提升生态、经济、社会等综合效益。
四、共建项目,推动村企同增活力。支持有实力、有意愿的企业依法依规、统筹利用乡村各类资源,联合打造新型综合体项目,发展现代农业、特色养殖、乡土特色手工业、休闲观光、农创文旅、生产生活服务等多种产业业态。鼓励企业参与农民群众住房条件改善、乡村公共空间治理等项目建设,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将公益社会事业建设与产业、园区、乡村旅游等经营性项目整体打包,支持企业积极承接政府购买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助力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五、共育人才,推动村企要素流通。加强村企人才交流,鼓励企业选拔优秀管理、技术和营销等人才参与村级经济发展和联建项目实施,鼓励联建村聘请企业负责人为本村经济发展顾问,促使先进理念、科技水平和市场资源等向农村传导。鼓励企业结合行业属性建立农业农村人才培训基地,引导农民根据需求在相关领域进行创业就业,充实企业自身发展后备力量。
六、共创载体,推动村企同享服务。鼓励村集体经济组织与工商企业共同投资组建新的混合所有制经营实体,鼓励农户、村集体、新型经营主体、企业等发展股份合作,形成“农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土地流转+优先雇用+社会保障”等多种利益联结方式。建立农民群众文化需求反馈机制,推动政府向社会、向企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