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我是疾控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

发布日期:2020-03-24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我区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典型。为表彰先进、树立典范、弘扬正气,日前,区委、区政府授予赵学成、苏建中、陆新丰、沈金良同志“常州市武进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称号。

本报记者走近这四位“最美抗疫人”,讲述他们的先进事迹,激励全区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群众学习先进、争当先进,奋力夺取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

昨天晚上9点,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办公大楼依旧灯火通明,赵学成正忙着整理疫情高发国家入境人员的材料。“外防输入,是当前工作的重中之重。”赵学成说。

1988年出生的赵学成是区疾控中心防疫科副科长,主要负责急性传染病防治工作。2020年1月,我区出现第一例新冠肺炎病例。“我是疾控人,更是一名共产党员,抗击疫情,责无旁贷。”从1月23日小年夜到2月24日,江苏省将疫情防控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响应调整为二级响应,30多个日日夜夜,赵学成每天奋战在抗疫最前线。

要遏制疫情的蔓延,就必须找准源头、切断传播途径,因此,开展流行病学调查至关重要。在接到新冠肺炎病例报告后,赵学成第一时间走进常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负压病房,与确诊患者面对面交谈,详细了解患者发病前14天的活动轨迹和接触史,仔细记录患者的发病时间、发病过程及就医情况等。

“我们不仅要做好流行病学调查,还要做好患者的心理疏导。”赵学成告诉记者,在流调过程中,经常会碰到一些情绪不稳定的病人,面对患者的不理解、消极抵触,必须像挤牙膏似的,一点一点耐心引导他们说出最为可靠的活动轨迹。“任何细节都不能错过,有时候碰到‘经历丰富’的患者,往往一次流调要花两三个小时甚至更久。”赵学成说。

“胸闷、难受、勒得满脸印子。”这是赵学成走出负压病房后的最大感受。来不及休息,他就要根据线索赶到患者曾经到过的场所、乘坐过的交通工具调取监控,迅速找到与病人有过近距离接触的所有人员,并整理成材料,上报给区疫情防控应急指挥部。“每天脑子里想的都是病例是否流调完整,行动轨迹是否有漏洞,密切接触者是否已查找清楚。”赵学成说,加班到凌晨一两点,是他的工作常态。此外,对集中隔离观察点、医疗机构发热门诊开展工作指导,参与编写疫情防控应急预案,审核传染病报告卡,处置传染病预警,网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这些也都是赵学成的工作内容。

随着天气转暖,市民的生活秩序在逐渐恢复。3月7日,常州本地确诊病例“清零”,但涉外疫情防控工作仍不容乐观,赵学成和他的同事们依旧忙碌在一线。“虽然现在疫情有所缓解,但我们不敢有丝毫松懈。”赵学成说,疫情防控级别降到二级,并不意味着疫情结束,心里那根弦始终要紧绷着。

谈到疫情彻底结束后最想做什么,赵学成笑着说,先好好休息两天,然后开始日常的疾控工作,“还有,回家多陪陪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