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她们是妻子、女儿、妈妈,同时也是坚守“疫”线的巾帼女将

发布日期:2020-03-11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打乱了许多人原本的计划,错过了一场谋划已久的旅行,也没有了繁重工作后的减压;错过了走亲访友的春节,也没有了烛光晚餐的情人节。悄悄地,三八妇女节临近了,而这一次,没有庆祝、没有联欢、没有鲜花,但有舞台,那是一个个抗击疫情的“大舞台”,活跃着的是一位位坚守在一线的巾帼女将。在牛塘的“疫”线大舞台上,同样也有着有动人动情的演绎。

舍下小家的网格员

村(社区)是联防联控、群防群控的主战场,也是阻断疫情扩散蔓延的重要防线。为了守住这道防线,村里的妇女主任们都主动请缨,毅然扛起疫情防控的大旗,展现出巾帼半边天的力量与担当,诠释着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

她们中有防疫知识的“传播员”,每天走村串巷向村民宣传多通风、戴口罩、勤洗手、不聚集;有日行万步的“敲门人”,即便手指冻得通红也依旧叩开每一扇门,登记外来人员信息,细致排查群租房;有坚守后方的“后勤员”,全力保障前方防疫物资供应,及时汇总上报卡口及“三包一”人群信息数据;还有隔离居民的“代购员”,帮助居家隔离人员采购生活必需品。她们中很多还是网格员,这就意味着在她们负责的网格内上面的身份都在一个人身上叠加,在疫情面前,她们弱化了妻子、母亲、女儿、儿媳的个人身份,变身成了守土有责的女战士。

卢西村的杨丽就是这样一位妇女主任,也是卢西村第一网格的网格员,宣传、排摸、数据上报、“三包一”人群健康监测……桩桩件件她都不折不扣地按要求落实。有人喊她“铁娘子”,她却说自己是个“狠心娘”。原来杨丽儿子今年要小升初,但自从疫情暴发后,别说辅导儿子功课了,连年初刚动过手术的婆婆,她都没法悉心照料。杨丽的丈夫是牛塘镇交警中队的协警,也在疫情一线工作。为了照应家里,这对“夫妻档”提前商量好,谁有时间就赶回家做饭,实在抽不开身,只能委托亲戚给家中老小送饭,自己则在单位以泡面、面包对付一顿就又投入到工作中去。每当想起婆婆和儿子,杨丽就满腹愧疚,但她深知“疫情当前,没有小家,只有大家!”村(社区)中像杨丽这样的妇女主任还有很多,她们冲在疫情一线,放弃了自家团圆,却护佑了身后的万家灯火。

温柔美丽的护士长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级应急响应启动后,医护人员们纷纷集结,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斗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守护一方的平安与健康。在这群勇敢的“逆行者”中,牛塘卫生院总护士长冯丽娟带头走在了疫情防控的最前沿。

作为护士长,冯丽娟在做好科室人员培训的同时,更是时刻站好第一班岗,量体温、询问病情、询问旅居史……她总是靠前站,一肩挑。无论是预检分诊工作,还是牛塘镇医学观察点的筹建工作,越是靠近危险,越是能看见她的身影。尽管从未亲历过组织筹备建立疫情医学观察点,内心不免有些忐忑,但她明白越是关键时刻,越是责无旁贷。为此,每天她都早早到岗,准备防护物资、模拟演练流程、排查观察点65个房间设施等等,她都亲力亲为,一个细节都不放过。2月17日、18日,观察点迎来了援建武汉雷神山医院的32名江苏环亚集团的常州英雄。为了让他们感受到回家的温暖,冯丽娟带领护理组到每一个房间一一添加隔离人员微信,这样既能通过群聊发布温馨提示,也能通过私聊提供更多个性化服务。

此外,她还组织护理组们自创了体温计、漂粉精、泡腾片使用方法的宣传小视频,以便隔离人员更科学、更直观地了解用法。医学观察点的工作琐碎繁重,时间一长,年轻护士们难免会有些焦虑,冯丽娟时刻关注护士的心理状况,充分肯定她们的付出和努力,及时给予心理疏导,让观察点的护理工作得以有序开展。

连续奋战在一线已一月有余,冯丽娟却从不言辛苦。在亲历战“疫”的过程中,她还时常关注着全国医护人员驰援武汉、无数党员先锋带头作战的前线消息,在这些榜样的感召下,她在“疫”线郑重地递交了入党申请书,用她的医者仁心向党组织保证“疫不退,我不撤!”随着疫情逐步得到了有效的管控,在“三八节”到来的这一天,镇集中隔离点撤销了,在“隔离组”的群里,冯丽娟写下这样一段话:“使命完成了,隔离点可以撤了,竟有些不舍,特别的回忆,抗疫我们在一起,期待风雨过后,微笑相见!”情意缱绻,温暖而动人。

不厌其烦的小“表”妹

卫生计生科作为牛塘镇冠状肺炎疫情防控的主要战斗部门,主要负责信息汇总、电话接听、信息答复、上下协调等,虽然不需要冲锋陷阵,但她们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是架起大数据的桥梁和纽带,而王希就是其中一个数据统计员。

每天面对上百条我镇返常人员数据,都需要王希逐一比对、分类汇总处理。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变幻莫测,区、镇疫情防控指挥部门文件出台频繁,根据实际变化政策也随之改变。只要文件一下发,王希就认真研读政策材料、做好笔记、抓住重点,与科室内同志进行交流。村(社区)信息员因为变化的政策,常常疑惑不断,王希总会耐心细致地讲解,让村(社区)能够清楚地明白和知晓。

信息日均交办数据100多条、汇总我镇疫情重点地区人员千余人,王希已经连轴转了一个多月,6点多下班,晚10点还在加班已经成为了常态。除了做好数据统计员,她还是我镇指挥部电话答复信息交办员之一,需要接受群众线索举报迅速向村委反映及时处理外,还要为群众解答各类疫情进展情况,答复返常人员回常最新讯息,企业复工提供所需材料,临时中转站的人员接送等事宜。

一个数据的错误或者遗漏,就会形成“蝴蝶效应”。王希深知数据核对的重要性,即使成百上千条数据摆在眼前,她都要一项项过目和核查,只有用“实”的数据才能不负一线同志的连日来辛劳。

临阵指挥的村主任

牛塘镇白家社区下辖有长虹花苑、长虹名苑、宝润华府三个小区以及19村民小组,常住人口达一万余人,企业350余家。面对新冠肺炎病毒这一场阻击战,人口多、企业多的白家社区要想取胜势必是一场“苦战”。而这一场硬仗的指挥之一是一名大学生村官,她叫闻红燕,白家社区主任、副书记。

作为一名指挥,闻红燕亲临上阵,白家自然村道路多,设置卡口难度大,她带着工作人员连夜排查各个路口,寻找最优的卡口设置点;许多疫情物资稀缺,口罩、温度计、手套等买都买不到,她拖家人、朋友帮忙寻找,给村里同事使用,保证一线工作人员的安全,有时常常深夜去慰问卡口工作人员,给他们送上慰问品;近期企业复工,涉及许多复工材料,她上下协调,与企业沟通联系,保障企业安全复工复产。一天下来,闻红燕手机通讯多达几十人,她总是耐心细致地与他人讲解,忙的连一口水都没工夫喝。

指挥不止是“披挂上阵”,还需要精心谋划,社区一天工作量很大,除了卡口排查,还需要审核企业复工资料、亲自上门指导和检查企业落实情况,闻红燕做事前总是习惯用合适的“对阵”方法,而这一次她用的是最简单的一招——男女搭配、分工协作。一天企业复工多达十几家,一家企业十几份材料,闻红燕就安排女性工作人员在卡口审核相关资料,而现场审核则由男性工作人员亲自指导,这样不仅利用了男女的个性特点,也能够让工作顺利有序展开。

前几日,迎来了闻红燕重要的生日,她说今年的愿望是希望疫情早日散去,能够让辛苦了一个多月的同事们好好歇一歇。而她却不会停下行走的脚步,宁愿重压在肩,也不愿喊苦喊累。

走街串巷的女警官

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肺炎疫情,牛塘镇派出所全体民、辅警临危受命、恪尽职守,夜以继日地奋斗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在他们当中,有这样一个“花木兰”,身着警服、面戴口罩,整日奔波于社区楼上楼下,她英姿飒爽的身影成为抗击疫情队伍里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她就是白家社区的社区民警江怡。

江怡2012年转岗来到白家社区,当时面对这个有近万人居住、230多家企业的社区,她毫无头绪,但她坚持多走访、多借鉴其他地方经验,探索出将“警格”与“网格”联动,实行“4+4大社区管理模式”的新路子,用社区管理成效诠释了“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含义。江怡扎根社区八年俨然成了白家的“活档案”,谁家几口人、哪家老人子女在外工作、谁家房子住着外地人,甚至哪家老爷子性子比较急,她都门儿清。在这次疫情中,总能听到她说“这个我清楚”“那家我认识”“那边我熟”,无论是防控宣传、“三包一”人群温度监测,还是入户排摸,江怡总挺身在前,带领志愿者们发放了800余份宣传资料,排查了800余户、3000多人。

疫情形势严峻,防控也处于艰难阶段,江怡却总能让社区居民感受到温暖和安心。“三包一”人群要在家隔离14天,难免出现各种情况:有的由于长时间封闭在家,精神紧张,江怡就隔着门窗耐心细致地给他们做心理工作;有的在家突发疾病,江怡得知后上下衔接,尽快联系患者就医;有的因外来人员想给居家隔离的亲戚送菜被拦在卡口引发了口角,江怡第一时间出面调解,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江怡时刻将辖区的安宁、群众的安乐装在心里,她离群众最近,群众也与她最亲。

胸怀家国的女老板

严重的疫情态势,牵动着每个人的心。各行各业投入其中,默默贡献着自己的力量。武进惠丰金属制品有限公司总经理许文君也是其中的一员,她不仅是一位母亲,拥有着刚毅和果敢,也是一位内心柔软的女性,她用自己刚柔并济的方式在与疫情“搏斗”。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这是许文君挂在嘴边的话,而她也是这么做的。自疫情发生以来,她一刻都没有停歇,当了解湖南、四川、武汉、云南等地一线民警急需口罩,她想方设法订购了50000多个口罩、6500副防护镜和300副护目镜快递寄出。为了减少口罩长工作量和包装原料,她跟离家近的员工、母亲,包括两个孩子共同组成了“临时包装车间”,包装、打箱、寄出都是亲力亲为。不仅如此,她还带着刚上大一的儿子一起报名参加了竹园村的执勤工作。多变的天气更给一线工作人员增加了抗“疫”的难度。24小时的轮流值班不停歇、雨雪天的交替让“疫”线人员瑟瑟发抖,许文君当机立断,急购了一批棉服和一车子的慰问品来到卡口,穿上厚厚的棉衣,吃上热腾腾的一碗面,工作人员不仅身体暖和了,心也暖了。

过年期间,亲自给员工送上口罩;开工时,又备好红包和口罩作为员工的开工礼品;公司微信群中,还有她发动“到家花式打卡,半个月不同样,不服来战”的活动,让员工们宅在家中也能收获乐趣;开工前夕,许文君更是以“大家长”的行动关怀着每一位员工,一封开工信写满了对员工工作和生活起居的周到考虑,调整工作时间、错峰就餐时间和地点、小到统一批发价出售和配送蔬菜瓜果,统一签收快递并帮助消毒等等。这一系列的贴心之举,让身处“冷漠”疫情中的员工们感受到了春日的暖流。有一位员工在群里留言道:“路遥知马力,日久见人心,困难时刻才会知道自己选择的公司有多么重要,就好像当初索马里撤侨,知道自己背靠一个强大有责任感有担当的祖国是多么重要,今天我们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也体会了一把当初像索马里撤侨一样的坚强后盾的那种感觉。”

对社会,许文君用微光照亮着“逆行人”前行的辛苦路;对企业,她又用烛光照亮着员工家与业的平安路。这一路上,有她相伴相随,是苦也甜。

“疫”情的舞台上,她们是一群身披铠甲的女超人,可超人不会飞,她们也会累、也会流泪。给她们多一份理解和关怀,让她们停一停、歇一歇,去拥抱爱、感受幸福、享受这个不平凡的三八妇女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