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牛塘防“疫”一线闪耀“志愿红”,老青少三代齐上阵

发布日期:2020-03-02

“社区呼吁广大党员踊跃报名,大家齐心协力,抵抗疫情!”牛塘镇竹园社区副书记贾东峰在党员群里的号召,瞬间得到了众多党员们的回应。“我报名!”“需要我可以过来。”群里不停歇的回复让社区工作者倍感温暖。

召之即来、来之即战,在这场旷日持久的抗“疫”大战中,牛塘镇老青少三代志愿者主动靠前、挺身而出,深入防控一线。他们有的是春节休息在家的年轻党员,有的是退伍军人,还有的已经是年过半百的老人。。。这些不同年龄、不同职业的人,纷纷穿上红马甲、臂戴红袖章,守卡口、做宣传、测体温,共同构筑起牛塘防控一线的一道“志愿红”。

少年红“从小学先锋,长大做先锋”

尽管寒假一再被延长,牛塘中心小学的孩子们却并没有闲着。虽然无法像大人们一样冲锋在抗疫前线,孩子们仍然以各种各样的形式贡献自己的力量,传递自己的心意。近期,牛塘中心小学的老师们收到了家长发来的一张张照片。在家中,孩子们自创了许多关于防范病毒的图文,稚嫩的画笔、舒展的笑颜,如一缕春风抚慰了许许多多奋战在一线的工作者。

2月11日,一年级学生曹子睿和妈妈一起来到牛塘镇政府,捐赠了150箱牛奶、100箱方便面等价值一万三千多元的物资。物资上还贴着一张曹子睿画的爱心,上面写着:“叔叔,阿姨们,辛苦了!”这些物资都是曹子睿用自己积攒的压岁钱买的,这次他还带来了亲自创作的手绘画。现场他积极地搬运着一箱箱物资,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当被问及为什么这么做时,孩子响亮地回答道:“看到大家都在为抗击疫情而努力,我也想拿出压岁钱,尽自己的一点力量。叔叔、阿姨,你们辛苦啦!”童声清脆,却掷地有声。

2月13日上午,青云村委会收到了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今天您们保护了我们,长大后我们也会保护您们,成为像您们可亲可爱的人。”短短几百字,却让青云村工作人员们心头一暖。五年级的蒋烨阳亲笔写了这封感谢信,道出了青云村花蕾志愿队所有队员们的心声。除了这封感谢信,他们还捐赠了20箱水果慰问一线工作人员,以此表达敬意。“爸爸妈妈在家告诉我们这次有个特别厉害的病毒,让许多人都生病了。但是有青云村的叔叔伯伯们日夜守护,我们一点也不害怕。所以我们也要献出爱心,感谢他们。”而就在2天后,蒋烨阳又一次来到村委,捐出了200元。可贵的是,这次他捐出的是自己多年获得“三好学生”的奖励金。他说:“我也要去捐款,上次的水果是爸爸妈妈买的,这次我要用自己的钱。”

在这场“童”心战疫中,牛塘小志愿者们当仁不让。在这个特殊的寒假里,他们在耳濡目染中收获了一次心灵的成长,也用他们善良和纯真传递着社会的爱与温暖。未来可期,我们相信这些祖国的花朵们,将为这个国家作出更大的贡献。

青年红“哪里有需要,我就去哪里!”

宅在家里,就是为国家做贡献。在牛塘,却有这么一群宅不住的年轻人,当听闻社区需要志愿者时,都第一时间报名,穿上了红马甲,成为了一名青年志愿者。他们有的拉着小喇叭在小区里巡逻,有的守在卡口测量体温,还有的走进社区开展服务奉献爱心。。。在这次疫情防控阻击战中,他们做着力所能及的工作,展现了当代青年人的担当与奉献。

2月12日,在牛塘一社区一个办公室内,一张靠背椅、一套理发工具、一个吹风机,耿良希正忙着为一线工作人员理发。“我就住在牛塘新园,这个春节我没有回老家,没想到疫情这么严重。我在家天天看着社区人员忙前忙后,想着肯定没有时间理发,就主动联系了蒋书记。”耿良希一边熟练地理发一边说道。耿良希在牛塘街上经营着一家名为“风范国际”的理发店,平日里他就十分热心公益,理发店长期为0-4岁小朋友、65岁以上老年人和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着免费理发服务。此次,因为疫情的影响,理发店无法正常营业,闲来无事的他就主动到社区报名做了志愿者。牛塘一社区副书记蒋丽娜说:“我们一线工作人员天天从早忙到晚,有的男同志头发都半个多月没有打理了。耿良希来社区帮忙理发,我们都觉得特别适用。”而耿良希也由衷说道:“一线工作人员不容易,我就是做点力所能力的事,我想为我的孩子树立榜样,让他从小有爱心、愿意帮助别人。”

除了爱心理发,更多的青年志愿者响应着号召,在岗位上各司其职,用行动践行着青年人应有的责任。他们中有的是假期归家的大学生,有的是尚未复工的年轻职员,有的是崇尚新潮的时尚达人,在这场全民总动员的战役中,他们走上“疫”线,守在“疫”线,奋战在“疫”线,把属于新一代青年人的责任感、使命感展现得淋漓尽致,在阳光照耀下,他们身上的红马甲显得格外鲜艳。

老年红“志愿先行,才能让更多年轻人加入”

“你的通行证呢?最近形势严重的,尽量少出门!”在每个村口,每天都有两三位中老年志愿者站岗守卡口。考虑到老年人身体情况,村委会婉拒了大多数老人的报名,尽管这样,还是有许多中老年志愿者坚守在卡口上,每天负责通行登记、测量体温等工作。

56岁的徐锡明是竹园社区的一名老党员。作为一名退伍军人、一名党员,在群里看到征集志愿者的消息后,他立即报名率先走上了卡口岗位。每天早上,他都要从湖塘家里开车来到竹园汤家组卡口,与另一位年轻党员一起站岗六小时。汤家组常居人口少,靠本组人进行24小时轮班,人手严重不足。自徐锡明来到卡口后,二十天以来仅请了五天假处理本职工作,假期结束又立马上岗。在卡口上,他负责进出人员登记、体温测量、为村民代收快递,他说:“这个工作简单不费脑子,最近我的工作也不忙,看到群里有需要就立即报名了。既然我是竹园的党员,就要为竹园出一份力,这是作为一名老党员应有的担当。只要有第一个站出来的人,肯定会有更多人参与进来。”

据了解,全镇各村(社区)均有近二三十名中老年志愿者加入卡口站岗,此外,还有许多老年人主动来到村委捐赠方便面、矿泉水等物资。他们都表示因为年纪大了无法加入一线防疫工作,但是希望通过其他形式贡献一份力量。

这个冬天,“我报名!”成为了最动听的声音,红马甲成为了最美的风景。

据统计,全镇12个村共计120多名村干部、300多名群众志愿者全部投入到防控工作中去,同时组织了200名镇机关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充实到了12个村中去,大家手拉手,凝聚成一股红色力量,编织了一道靓丽的牛塘“志愿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