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医者仁心,战“疫”逆行

发布日期:2020-02-14

“疫情防控,抢的就是时间!”

“疫情防控,抢的就是时间!上级的任何一项工作指示必须在最短的时间内布置下去,责任到人,执行到位。” 在疫情防控之初,牛塘镇卫生院院长陆新丰便提出了这样的部署要求。为了落实这一要求,在整个防控期间,不管是中午还是晚上,他在上级会议结束后都会回院立即召开领导小组会议,所有人员除了手中有紧急工作任务的,也均在十分钟内集合到位。

根据武进区卫健局“预检分诊关口前移”的指示,必需将预检分诊移到医院大门口,大家齐动手,半小时内完成了预检分诊小屋的搭建,所有宣传标语指引牌到位,人员配备到位,严格做到所有人员进入医院(包括本院职工)都要测温,严格按照本次疫情分诊规范进行分类处置,有力保障牛塘人民就医安全,控制疫情蔓延。

“不要急,有我在!”

疫情的发生如同兵临城下,医者的天性便是使命必达。自疫情发生以来,牛塘镇卫生院院长陆新丰便一头扎在疫情防控工作上,从除夕开始,天天都能见到他忙碌的身影,多少次错过了饭点就用方便面对付对付。年初二,按上级部门要求,“所有人员全部返岗!”一小时后,春节休假的所有人员就位抗疫。他沉着指挥医院疫情防控工作,积极与牛塘镇村社区工作衔接,严格管控防控物资并想方设法筹措物资。年初二中午,为了确保好不容易才联系到的口罩能够及时到位,他匆忙开着自己的小车去拉了五箱口罩回来,当把几个大纸箱一一搬进药房时,他疲惫的脸上露出了久违的微笑。口罩短缺、职工防护用品不到位是这几日陆院长最担心的,虽然物资不算充分,但是多少也缓解了燃眉之急。职工安危时刻记挂在他心上,他经常讲“不要急,有我在”,“任何时候都可以找我”,把重担都压在自己身上。而他自己却经常戴着普通口罩,把所剩无几的外科口罩都留给了临床医务人员,并多次在深夜前往看望在高速道口值守的医务人员,一再嘱咐他们要注意安全,做好防护。虽然所有人都很忙很累还有点紧张,但是在这样一位硬核又暖心的院长领导下、呵护下,全院职工信心满满、纷纷投身到抗疫工作中去。

“我是党员我先上”

疫情在哪里,党员干部就要战斗在哪里。年初四下午,院里接到增援江宜高速经发区道口交通留验站测温排查的紧急任务,看着阴冷的天,陆院长犯了愁,大过年的这么冷的天又是夜班叫谁去呢?牛塘镇卫生院副院长邹新立即说“我去,党员不上谁上!”话音刚落,他便立即去协调和准备,二十分钟后他与护士周燕就赶到了经发区道口。第二批高速道口工作征集人员时,党支部书记余鹤清第一个报名,第三批则由副牛塘镇卫生院院长叶佳平带队开展工作。高速道口工作24小时值班,晚上气温都在零度左右,冻得浑身发抖。小年夜,接到牛塘镇政府武汉回常人员健康排摸工作,内科主任杨兴率先接过这项艰巨的任务,杨主任说:“我是党员又是科主任,我先上!”在杨主任的带领下,所有临床医生纷纷投入到这项工作中去,大家迎难而上、勇担重任,细心排摸,指导居家隔离方法,做好防控措施宣教,切实做到“三包一”,保证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病例。截止2月12日,共完成 349人的健康排摸任务。

寒风中驻守的女战士

牛塘镇卫生院女性工作人员占70%多,此次防控工作量大任务急,女同志个个踊跃报名参加一线工作,实际工作条件比想象的要艰苦得多,高速道口测温排查,完全在大马路上,院内预检分诊也设在医院门口简易棚内,都需要24小时不间断工作,虽是早春,仍是寒气逼骨,一个夜班下来,她们的耳朵就生了冻疮,又红又肿,看了实在让人心疼。

深夜寒风中,高速道口,宽大的防护服中瘦小的身影穿梭在车流中,看不清谁是谁,只看到她们跺着脚取暖,把红外线测温仪藏在腋下保温,车辆过来立即上前测温询问。为了加强防护,她们穿上防护衣,8小时一班,不敢上厕所,连口热水都不敢喝,为了千家万户的安全,她们驻守在寒风中。

全院参战,一个都不能少

有一种信心,叫万众一心,有一种精神,叫一个不少。面对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牛塘卫生院所有职工无一休假,坚守岗位。从医院环境消毒,到医疗废物规范处置,乃至污水处理等后勤保障工作,大家均各司其职,听从指挥,一一到位,不折不扣地做好防控措施落实,尽最大能力保障着牛塘居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