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来自武进援鄂医疗队的暖心故事

发布日期:2020-02-06

1月28日,由137名医务工作者组成的江苏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集结南京禄口机场,出征湖北战“疫”最前线。其中,常州医护人员共有29人,武进人民医院首批派出6人。

抗疫非常之时,人人责无旁贷。1月27日凌晨,武进人民医院接到上级指令,要组建驰援湖北医疗救护队,随即发布征召6名相关专业医护人员的通知。短短半个小时,就有几十名医护人员踊跃报名。经过层层筛选,最终确定由感染疾病科主任黄建伟,呼吸科主治医师徐永谦,重症医学科护师杨益、刘淼波,呼吸科专科护师张琍、蒋心怡6人,组成该院也是我区首批援鄂医疗救护队。

到达武汉后,常州29人和苏州的15人共同组成江苏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第三医疗小组。在历经多天的严格培训后,医护人员于2月2日、3日陆续踏上“战场”, 携手打响援鄂战“疫”。让我们一起来听听他们的心声。

武进人民医院呼吸科主治医师  徐永谦

2月1日  年初八  星期六  晴

今天感觉有点小冷。原计划是准备今天正式进驻临床的,接到通知计划有调整,要明天(2月2日)正式上一线,所以准备时间又多了一些。从明天起,我们的战友们将陆续走上各自的战场,与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医护人员们并肩作战。

按部就班、继续防护练习!团队负责人为我们仔细清点物资,提供坚实的后勤保障,有他们在,我们就心安。

人总是对未知充满了担心,我也不例外,但更多的是兴奋、激动。我把它当作是机会和考验,这是我人生中最宝贵的财富。出发前包括现在,有很多人问我,去武汉怕不怕,我说我不怕。希望我的宝贝女儿长大以后能够对周围的人说:“我爸爸参加过抗击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战斗,他是我心中的英雄!”

战友们加油!武汉加油!中国加油!

武进人民医院呼吸科专科护师  张琍

2月1日  年初八  星期六  晴

这几天,大家都在反反复复地练习穿脱防护服,每次穿脱防护服都要耗费大量的体力,我们年纪轻的也觉得有些累。可是,我们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黄建伟,是全队最年长(52岁)的一位,他也跟着我们一丝不苟地反复练习,一次又一次。每次一套流程下来,手套里都是汗。他还是每次很较真地问我们是不是要这样、这样对不对,每次都力求完美做到最好。

我心里由衷地佩服他。要知道他的年纪都可以做我爸了,体力、精力等各方面却一点不比我们年轻人差,反而更旺盛,每次训练,从不缺位,也没有一丝懈怠,每天和我们一起训练到晚上十一二点。

我们团队还有个暖男杨益。装油汀的时候,女生不会,他就一个一个帮我们装好。领物资他也是冲在前面,帮我们女生一起领回来。他是我们公认的“男闺蜜”。

明天就要进医院了,今天要好好休息,养精蓄锐,加油!

武进人民医院呼吸科专科护师  蒋心怡

2月2日  年初九  星期日  小雨

20200202,爱你爱你,今天是千年一遇的对称日,也是我正式进入病房的第一天,我是今天第三班次。

穿好防护装备进入病房后,看到当地的护士在不停忙碌,我和搭档也赶紧进入工作状态,开始测量患者的生命体征,然后输液治疗。这些常规工作平时做起来非常轻松,但在密不透风的防护装备包裹下,我们行动起来就显得非常笨拙。在N95口罩及外科口罩严密的包裹下,一开始感觉头发晕,喘不上气来,深吸几口气,慢慢好了。在这种状态下,我们组两个成员互相打气,努力做好三查七对,坚持再坚持。此时,我们的防护眼镜里已经布满了一层雾气,全身的衣服湿了又干,干了又湿。

回到宾馆,翻开手机,映入眼帘的是满满的感动,朋友、家人、同事发来的问候和关心占满屏幕,更让我泪目的是女儿小一班的宝贝和家长每人都录了祝福小视频。“汉堡妈妈,保护好自己。”“汉堡妈妈,加油,等你平安归来。”听着宝贝们稚嫩的童声,看着他们天真的脸庞,一瞬间感觉自己充满力量。

你们是我温暖可靠的后方!队友们,加油,守住一线就是保护后方,保护我们的家园!

武进人民医院感染疾病科主任  黄建伟

我区首批驰援湖北的医疗救助队成员共6人,黄建伟是其中最年长的一位。作为60后的科主任,和90后的年轻人一同出征,他既是带队人,也是知心大哥。

黄建伟作为江苏省第二批援鄂医疗队第三医疗小组的组长,肩负重任、内心火热。他说:“我们医院此次来到武汉的成员,素质过硬、团结一心,十分让人感动。他们都是上有老下有小,放下家里的牵挂和手头的工作奔赴前线,牺牲了很多。我们会和当地医务人员一起,一同打赢这场硬仗。”

黄建伟和队友们现在已经正式进入隔离病房,他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临床经验为武汉市江夏区第一人民医院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诊疗。下班后,他还积极和其他队友一起做工作总结,跟后方联系,做好防护物资的储备。

黄建伟的家人虽然担心他的安危,但更多的是理解他的工作和选择。黄建伟的妻子和女儿再三叮嘱他要做好自身防护,完成上级交代的任务,然后平安归来。“支援湖北,就是保卫家乡和全中国。盼他保护好自己的同时,不辱使命。”黄建伟的妻子这样说。

武进人民医院重症医学科副护士长  刘淼波

下班后的她,是儿子眼中的好妈妈,父亲眼中的好女儿,丈夫眼中的好妻子。可是这一次,驰援武汉的工作中,她选择了不告而别,她怕儿子伤心流泪。视频中,儿子赌气的一句“妈妈,你别回来了,一直留在武汉吧”,真的让她难过了好久好久。可是她不后悔,如果这次出征能让疫情得以控制,就让儿子怪自己一次吧。在疫区千千万万等待救助的生命面前,自己的小家再温暖也让自己心难安。

穿上战衣,有如身披铠甲的勇士,每天她都全力以赴在防控疫情的一线工作。尽管身材矮小,她却是最吃苦耐劳的一个,在武汉一线,她发挥了自己女汉子的独特优势。第一天抵达武汉后,她趁休息间隙研究了如何将房间划分开污染、清洁区,如何合理规划房间布局,尽可能做好医护人员的自身防护。作为物资组成员,她需要每天帮忙清点物资,晚饭一般都是7点半吃的,一如她在科室里每天风风火火使不完的干劲。

写给驰援武汉丈夫的一封信

在勇士们用自己的全部力量去捍卫人民的健康时,离不开背后默默支持的家人,而这封杨益妻子方雨佳写给驰援武汉丈夫的一封信,同样让人泪目:

当你在出发的前一天,告知全家你要去支援武汉时,妈妈紧紧握着你的手,焦急喊道:“儿啊,非去不可吗?2003年非典……”母亲哽咽了,眼角闪过一丝晶莹。此时父亲倚靠在沙发角,平日本就沉默寡言的他,烟一根接着一根地抽。而我沉默了片刻,随后我笑着对你说:“去吧,家里有我,你不要有后顾之忧,战胜疫情,我和宝宝等你回家。”

可老公你知道吗?当我送你乘上大巴的那一刻,我的内心五味杂陈。作为你的妻子,我极力掩饰自己焦灼的内心,只为你安心奔赴战场,早日平安归来。

在你奔赴武汉的第二天,我们刚满一岁的宝宝,咿呀学语道:“爸爸!爸爸!”我知道,孩子想问:平日对我亲亲抱抱举高高的爸爸去哪了?这时候,我便抚触着宝宝稚嫩的脸颊,认真地对他讲:“你的爸爸,是个超级英雄,他和很多勇敢的叔叔阿姨去武汉打怪兽了,等病毒消散,还大地一片净土,爸爸就回来了。”

杨先生,在你援鄂期间,我每时每刻都在关注疫区病情动态变化,着实为你担忧,但又为你自豪。目前虽形势严峻,物资稀缺,但我坚信,在党和国家的领导下,全国人民团结一致,阴霾定会离去,疫情终将过去……

待到山花烂漫时,我和宝宝等你归来,等你凯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