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展流行病学调查、制作和发放健康宣传资料、开展消杀工作及指导……连日来,因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迅速发展,武进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职工全力以赴战斗在疫情防控阻击战的第一线。他们虽然不在临床一线,却和病毒面对面拼力“交战”;他们面对的是看不见的“敌人”,守护的是一座城的健康。
无所畏惧,与新冠病毒“面对面”
“喂,这里有一例疑似病例,需要你们及时进行流行病学调查。”1月28日晚7点16分,接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报告,区疾控中心工作人员立即整装待发,赶赴常州三院开展流行病学调查。
他们穿着防护装备进入负压隔离病房与病人面对面开展流调工作。与病毒交锋,区疾控中心流调组的党员们冲在最前线。流调工作一做就是几个小时,有时甚至要忙到凌晨一两点钟,但是他们丝毫没有抱怨。他们坚定信仰,牢记使命,尽自己百分之百的努力做好流调工作。“再难,也要坚持住。”口罩和护目镜遮不住他们坚毅的脸庞和坚定的眼眸。
流调工作,困难重重。穿着白色防护服的疾控骨干们承担着定点医院确诊和疑似病例的流行病学调查工作,他们要反复耐心交流沟通,才能了解病例去过哪些地方、接触过哪些人、乘坐过哪种交通工具等,不错过任何细节,从而挖掘出密切接触者,并迅速向上级部门上报密切接触者人员信息,在最短时间里找到每一位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防止疫情扩大。
经过3个多小时的流调,防疫科工作人员回单位已是深夜11点多。一到办公室,被同事笑称“你们的发型都被压扁了”。
流调人员一回来,甚至顾不上喝一口水就立即开会整理调查资料,此时已是凌晨1点,工作已使他们模糊了白天和黑夜的界限。
凌晨2点半,区疾控中心第一党支部的党员吴惠和徐恒森依然坚守在岗位撰写病例的流调报告,他们心中只有一个目标,那就是早点整理好资料,尽早调查追踪到病例的密切接触者。
流调组成员不仅要到病房开展工作,还要到现场通过监控和人员询问调查病例活动情况和人群接触情况,判定密切接触者。有的时候排查地方多,疾控工作人员中午连饭都来不及吃,只为尽早调查追踪到密切接触者,确保群众的健康。
武进区疾控中心第一党支部书记、防疫科科长潘英姿时刻处于战时紧急状态,把责任扛在肩上,把工作抓在手上,一天下来手机、座机电话不断,嗓子已经沙哑。
时刻准备,变疫点为“安全区”
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消毒是切断传播途径的重要手段。当疫情还局限在武汉时,区疾控中心就敏锐地觉察到,疫情一旦扩散,是否已经准备好。消毒组内部开始人员值班和应急物资的准备,同时进行疫点消毒的系统性培训。正是有了这“先行一步”,才可能在本地疫情初始时,立马能拉出一支消毒队伍。
武进区疾控中心消毒组的任务是沿着新冠确诊病例的行动轨迹,排查可能引起疫情扩散的隐患,确定疫点的范围并对其全面彻底消毒,阻断新冠病毒的传播途径。背着30多斤的喷雾装置,消毒组的工作人员细致地对疫点进行消毒,全然忘记了戴着防护口罩带来的不舒适。护目镜戴上去没多久,眼镜上就全是水汽了,工作人员的视线也受到了影响,但是这丝毫不能影响他们工作的责任心和毅力。
1月23日,武汉宣布“封城”。当天傍晚,武进区疾控中心消毒组已经在去疫点消毒的路上了。
1月25日,大年初一,区疾控中心公卫战士们还在疫点开展消毒工作,等到工作结束回到家中,吃上一口加了鸡蛋的方便面已经是晚上9点多了。
为加强应急队伍建设,发展后备消毒力量,1月26日,区疾控中心对消毒组全体成员和踊跃报名的单位职工进行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病例疫源地消毒防控培训。
1月29日下午1点半,区疾控中心对全区各交通道口留验站的负责人进行《重点场所留验站消毒指南(试行)》培训,内容包括消毒方法选择、工作人员个人防护、消毒后注意事项等。
在这群冲锋陷阵的消毒战士中,有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就是消毒组的党员们。小年夜至今,消毒组全体党员始终坚守在第一线。消毒组的价值,就是变疫点为“安全区”,而消毒组党员就是把党旗插在安全区的战士。
从疫点消毒出来后,消毒组的成员都要进行全身消毒后才能脱下防护服。消毒组成员摘下防护口罩才能畅快地呼吸一会,此时,他们脸上已经留下了深深的印痕。
从1月25日至2月2日,消毒组累计消毒面积达2330平方米,使用泡腾片400多片。
义无反顾,直面最危险的“恶魔”
防控战“疫”的号角已经吹响,如果说一线医护人员直面携带病毒的感染者,那么检测组的工作人员就是直面最危险的病毒。接到任务后,区疾控中心检测中心积极备战。
检验科副科长付如星承担了去隔离病房取标本的工作,检测中心党员王迪与同事黄城放弃春节休假,增援市疾控中心开展病毒检测工作。大量的标本接触,打开标本后的气溶胶……每一步都考验着工作人员的心理和技术。他们承担了最危险的工作,做着风险系数最大的实验。面对危险,工作人员纷纷表示:“我们一定防护到位,圆满完成各项任务!”
面对疫情,每一名疾控人,不管是经历过“非典”考验的老职工,还是刚参加工作的90后;不管是预防医学专业人员,还是其他非医学背景人员,正以迎难而上的勇气,全身心投入到这场无硝烟的战斗中,只为守护人民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