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在武进体育馆教柔力球,明天去常州市奥体中心看场地、请主持,后天去老年大学授课……每天的行程都安排得满满的,要见她得预约。虽然她已经79岁了,但是看上去也就六十出头的样子,浑身上下充满着年轻人的朝气。她健身技能全面,操、拳、剑、扇、环、刀、球、腰鼓、秧歌样样都会,因家住常州翠竹新村,被大家戏称“翠竹女侠”。她就是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区工商联退休干部周莲娣。
结缘体育健身,告别药罐头
周莲娣年轻的时候身体很弱,是有名的“药罐头”。1989年,她偶然接触到了木兰拳、太极拳,十分喜欢,就托人到上海去买教学录像带,照着学练。1994年,得知木兰拳总部上海大世界每年举办一期培训班,她抱着试试看的想法去参加培训。结果,她不但顺利完成了培训班课程,还考取了木兰拳的教练证。在木兰拳、太极拳等健身项目的熏陶下,周莲娣身体渐渐好了起来,慢慢地丢掉了药罐头,并体会到“生命在于运动,运动就能健康、快乐”。尝到了健身的甜头后,她与健身结下了不解之缘。木兰系列的操、拳、剑、扇等,她样样去学、去钻研,扎扎实实地练就了“十八般武艺”。2003年,正逢常州市柔力球推广初期,周莲娣偶然看了一次柔力球表演,就一下子被吸引住了,她又学起了柔力球。
传播健身理念,遍省带徒弟
周莲娣凭着过硬的健身基本功,开始给有健身愿望的居民教授木兰拳、健身操。健身运动改善了人们的体质,跟着周莲娣练习健身的人越来越多,她的名气也越来越响。不少人到翠竹跟她学,还有不少单位、乡镇来请她去当教练,30年来,常武地区和金坛、溧阳、无锡等地的乡镇、街道、社区、企业等都留下了她的足迹。周莲娣的教授项目也年年更新,从最初的单一项目发展到木兰剑、柔力球、可乐球、功夫扇……因为当时政府还没有举办全区性的全民健身活动,1994年至1998年,周莲娣就自费组织了5场大型健身展演,参加的全是她的徒弟,规模从100多人增加到300多人。正是这样的活动,让大家参与健身的劲头越来越足,她的徒弟也慢慢遍布全省,省体育局还两次请她当培训班教练。这几年,周莲娣带出的队伍中,全省、全国冠军不在少数,以湟里镇的柔力球队为例,已经从全市冠军拿到了全国冠军。她本人也成为国家级社会体育指导员,并连续多年被评为省、市、区“最美社会体育指导员”“市民最喜爱社会体育指导员”。
享受健身乐趣,甘于穷开心
周莲娣热心甚至痴迷老年体育,每天的时间除了吃饭和睡觉,都花在健身上。她有求必应,常年奔波在武进、金坛、新北、天宁等基层健身点。1995年,她在翠竹新村南广场组建了一支30多人的“翠联健身队”。 除了雨天,健身队坚持每天晨练和晚练,早晨有20多人练习木兰系列和柔力球,晚上30多人练习太极拳。2010年开始,她在武进老年大学教学,每年教3个班,至今已辅导学员2000多人次。2015年起,周莲娣担任武进拳功操专委会负责人。今年,为庆祝新中国成立70周年,专委会筹划举办一次隆重的大型展示,周莲娣协助此次所有节目的筹备工作。她当辅导员、教练员、负责人从来不计较得失报酬。请她当教练的不少,按惯例总要给点辛苦费,她有自己的原则:在翠竹的健身点,一律免费培训;到乡镇开培训班,私人掏腰包的不收费。除此之外,集体单位组织培训的报酬,周莲娣一分不进腰包,全部交给“翠联健身队”的会计用于健身活动开销。现在她家里堆满的演出服装、道具,都是用这些费用购置的。
周莲娣说,健身锻炼给自己带来的最大好处就是身体健康了,而看到健身队队员个个气色好、身体好,就觉得做这些是有意义的。“未来我还是会跟大家一起天天锻炼,天天健康,天天快乐。只要还跳得动,我还想扩大健身队伍。”为适应社会形势的发展,周莲娣主动要求充电,自费报名上老年大学学电脑课程,学习使用QQ、微信和上网搜索健身视频,还经常参加省、市体育项目培训班。她说:“我多学点本领,才能更好地为老年朋友们服务,这也是我此生最大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