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政务要闻> 内容
通过探索“工业旅游”,创新搭建沟通交流平台,经开区打破了传统旅游业“点状、线性”的发展框架,探索形成“1+1+N”工业旅游发展模式,不仅提升了旅游产品的品质,还充分调动了各参与主体的积极性,在特色元素上深度挖掘、串点成线、系统发展,“工业+旅游”为工业企业发展增添了新业态、注入了新活力。
在常州骆马湖食品有限公司,40多名幼儿园小朋友正在参观无人智能化生产流水线,现场品尝鸭血风味。一个小时的沉浸式参观,孩子们在寓教于乐中感受了“老东门味道”。
学生:超级好吃,比我们学校的还要好吃。
骆马湖食品拥有全省第一张制售血制品生产许可证,并成功注册了“清道夫”商标,上海市场70%的鸭血制品都由骆马湖食品提供。营销总监徐丽告诉记者,使用全套智能化设备进行食品加工,是企业最大的亮点。目前骆马湖已入选经开区“工业旅游”线路第二批企业,吸引超过5000人次参观,并与上海、重庆等参观团达成合作意向。
常州骆马湖食品有限公司营销总监 徐丽:根据不同的人群会有不同的方案,最直接的连接点就是用舌尖上的味蕾去感触,做粘贴性更好的桥梁。
目光转向光大装备,该企业是中国光大国际有限公司投资、建设与运营的常州市市政基础重点工程。在钻研技术的同时,企业还注重公益宣讲,定期进社区、进学校、进企业举办环保活动,开发“寻找废弃的垃圾”工业特色旅游线路,截至今年8月底,已成功接待社会各界参观游客2997批次8万多人。
居民 蒋珊荣:有烟灰怎么处理,水分怎么处理,看了以后很有感触。说明我们要把生活垃圾处理好,对空气质量、水质量、居民生活质量,都会大大提高。
“请进来”参观体验,“走出去”宣传科普,“工业旅游”架起沟通桥梁,缩短了企业与市民的距离。经开区工业旅游线路除了文化上的交流,还带动了各个领域深层次的交流,提升了经开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讲老东门故事,游老东门线路,品老东门味道”的工业旅游品牌深入人心;企业间交流互访也创造了更多机遇、带来更多成果。
常州誉程研学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宗易娴:在经开区,百年企业就有三家,目前也还在业态运行中,也让外省市商务人士来到常州,可以和这些百年企业进行交流互访。通过经开区东大门美食、企业相应文化以及中国非遗特点,跟海外、企业三方紧密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