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沈家弄发生了一件大事:盘踞于此近10年之久的马路市场消失不见了。而原马路市场大棚区的蔬菜摊商户向美川女士告诉说:她和其他26家商户终于告别了日晒雨淋,现在已经搬进了大“别墅”。
一、积弊已久 整治迫在眉睫
沈家弄马路市场早在2009年就已形成,起初该马路市场规模极小,只有零星几个摊位来此设摊经营,并未对周边的环境、交通造成影响。不过因周边没有配套的菜市场且周边居民购买需求大,马路市场上摊贩的生意非常火爆,愈来愈多的摊贩被这“商机”吸引,纷纷来此设摊经营,仅两年不到,这里的摊贩就多达40个。为平衡周边居民购买需求和城市长效管理的需求,沈家弄村委在此整合出近30个简易大棚用于规范管理这些摊贩。到近两年,更多的摊贩被马路市场的人气吸引至此设摊经营,经营范围远远超出了原来设置的大棚区域,向四面八方蔓延。
沈家弄马路市场上聚集的摊贩不仅给周边带来了交通拥挤、环境破坏、噪音扰民、治安差等一系列问题,更是成为牛塘镇城市长效管理的难点痛点,也严重影响了牛塘镇的镇容镇貌,整治行动势在必行。
二、疏堵结合
解决民生之困
“是该好好整治整治了,每天路上都是蔬菜瓜果的残渣,真的肉麻的。但是就怕一整治,我们就没菜可以买了。”钱阿姨道出了周边居民的心声。
沈家弄村委距离牛塘镇两大消费品市场都较远,且周边居民较多,仅沈家花苑安置小区一片就有2600名户籍人口和15000名左右的流动人口。沈家弄村委境内居民的购买需求无法得到合理满足。
“一边是居民的购买需求,一边是镇容环境整治提升的需求,要在这二者之间找到平衡点,着实费了我们一番心思。”沈家弄村委主任周淑玉感慨道。
牛塘镇结合当地居民的实际需求对沈家弄马路市场采取了“疏堵结合”的整治手段,“疏”即对于一部分常年在这从事经营的商户实施保留,在原马路市场附近给他们专门辟出一块室内的菜市场,引导这些长期经营的商贩入场进行规范经营,同时接受市场内部的统一管理;“堵”即本着环境整治提升的初衷,对于在沈家弄马路市场里临时设摊的游摊游贩进行彻底的、全面的取缔,并在取缔结束后将原马路市场大棚全面拆除进行统一统筹规划,防止游摊游贩回流。
三、周密调研 整治井然有序
10月18日,原沈家弄马路市场内长期经营的27家商户全部搬进新设沈家综合菜市场。新的菜市场有近300平方米的空间,整个市场划区设摊、干净整洁,近30个摊位依次排列,商贩有序经营,居民有序购买,市场内热火朝天但又井然有序。
沈家弄马路市场整治开展了近1个月,但仅前期的市场调研和制定方案就花费了近20天。国庆前夕,牛塘镇市场监管、消费品市场、城管、公安等多部门会同村委反复到马路市场进行实地调查研究,对市场经营种类、经营户情况、周边居民需求进行了全面了解。在综合多方面因素的前提下,牛塘消费品市场主任蒋文伟牵头起草了《关于沈家弄马路市场调查情况报告》,拿出了整治的初步方案。
国庆假期最后一天,牛塘镇党委书记严晓国、镇长杨志明专程来市场调研,听取了整治方案,立即成立整治工作领导小组,绘制了整个片区的整治地图,进一步细化了整治方案,印发了《牛塘镇沈家弄马路市场专项整治行动实施方案》,明确了领导小组中各部门的职责任务及完成时限。
随后,马路市场整治行动井然有序进行,短短一周时间,近30户经营户全部入场有序经营。原沈家弄马路市场大棚区固定摊点全部拆除到位。此外,为防止该马路市场出现“回潮”现象,牛塘镇城管、交警、公安等部门将通过联合行动加强对原沈家弄马路市场周边的监督管理,防止该市场死灰复燃。未来牛塘镇将对该马路市场整治过后空出的地块进行统筹规划:对已经受损的道路进行修补、划好车位管理停车、补种绿化,然后根据周边居民实际需求适当增加文体健身设施,最终实现沈家弄片区人居环境的全面提升。
作为城市长效管理一环的马路市场整治行动不仅要注重环境整治的总体提升,还要兼顾居民的生活需求。此次沈家弄马路市场整治便是兼顾了二者利益,以堵为主、以疏为辅,全面清理游摊游贩还路于民的同时,为长期经营的摊贩提供固定经营点,满足周边居民的生活需求。
未来,牛塘镇马路市场整治还将持续发力,以问政于民、问计于民、问需于民为整治工作导向,兼顾环境整治与群众需求,真正实现对马路市场的有效管理、长效管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