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开始,全国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
什么是国土调查?
调查时间如何安排?
调查内容又有哪些?
国土调查是为查清某一国家、某一地区或某一单位的土地数量、质量、分布及其利用状况而进行的量测、分析和评价工作。国土调查与人口普查、经济普查等一样,是国家法定的一项重大的国情国力调查,是查实查清土地资源的重要手段。通过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将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共享,以满足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土资源管理的需要。
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对于武进区有什么意义?
开展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是以县(市、区)为基本调查单位,在第二次土地调查(以下简称“二次调查”)成果基础上,实事求是地全面细化和完善土地利用基础数据,掌握翔实准确的土地利用现状和土地资源变化情况,进一步完善土地调查、监测和统计制度,实现成果信息化管理与共享,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空间规划编制、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宏观调控、自然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和统一确权登记、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国土空间生态修复、空间治理能力现代化和国土空间规划体系建设等各项工作的需要。
做好武进区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工作,对于保障我区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用地需求,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具有重要意义。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内容都有哪些?
武进区第三次全国国土的调查范围:常州经开区以及武进国家高新区、西太湖科技产业园、嘉泽镇、湟里镇、牛塘镇、湖塘镇、洛阳镇、礼嘉镇、雪堰镇、前黄镇等。陆地面积合计910.9平方公里。
调查内容为:我区土地利用现状及变化情况,包括地类、位置、面积、分布等状况;土地权属及变化情况,包括土地的所有权和使用权状况;土地条件,包括土地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状况。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主要工作有哪些?
我们国土部门主要负责各部门的统筹协调工作,按时上报各类调查数据,同时,组织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其中,主要包括以下5项重点工作的开展:一是土地利用现状调查,二是土地权属调查,三是基本农田调查,四是专项用地调查与评价,五是土地利用数据库和共享服务平台的建设。随着机构改革工作的推进,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还将包括山、水、林、田、湖、草等自然资源调查。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时间怎么安排的?
2017年开始,全国开展第三次国土调查,2019年12月底完成数据汇总和成果上报工作,2020年完成标准时点数据更新、汇总和上报工作。
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如何完成?
1.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成果基础上,按照国家统一标准,在全国范围内利用遥感、测绘、地理信息、互联网等技术,统筹利用现有资料,以正射影像图为基础,实地调查土地的地类、面积和权属,全面掌握全国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商服、工矿仓储、住宅、公共管理与公共服务、交通运输、水域及水利设施用地等地类分布及利用状况;
2.细化耕地调查,全面掌握耕地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
3.开展低效闲置土地调查,全面摸清城镇及开发区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状况;
4.建立互联共享的覆盖国家、省、地、县四级的集影像、地类、范围、面积和权属为一体的土地调查数据库,完善各级互联共享的网络化管理系统;
5.健全土地资源变化信息的调查、统计和全天候、全覆盖遥感监测与快速更新机制。
第三次国土调查给农民带来哪些好处?
1.落实更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确保永久基本农田“划足、划优、划实”,实现“落地块、明责任、建表册、入图库”,建立健全耕地保护长效机制,像保护大熊猫一样保护耕地。
2.精准提升耕地质量。全面掌握耕地的数量、质量、分布和构成,严守18亿亩耕地红线。
3.合理控制土地征收。全面查清城镇、工矿、农村及开发区等各类建设用地状况,贯彻“严控增量、盘活存量、放活流量”的建设用地管控方针,严格控制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
4.维护农民合法权益。土地是农民的重要财产权益。本次调查将全面查清土地权属状况,巩固并完善现有各类不动产确权登记成果,有效保护合法权益。
5.征地拆迁补偿有据可依。城镇国有建设用地、农村集体土地以及农用地、农村建设用地等土地性质更清晰,显化农村集体和农民土地资产,为拆迁补偿提供重要依据。
6.农村宅基地管理更高效。细化调查城市、建制镇、村庄内的土地利用现状,全面摸底农村宅基地使用情况,促进宅基地高效管理、合理分配。
7.促进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掌握耕地、水流、森林、山岭、草原、荒地、滩涂等各类自然资源状况,促进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保护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