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日期:2017-05-15
自我区强势推进“263”专项行动以来,收到了大量来自市民举报的环境违法行为线索。5月7日,记者跟随太湖湾环境监察中队,循着举报线索,到多家“作坊式”企业进行了现场检查。
走进位于蒋庄大桥以东、锡溧漕河以北的洛阳吉福铸件加工厂,只见老旧的厂房内堆满了回收的废铝。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味道,且夹杂着大量的粉尘。现场,工人们正带着口罩在筛选铝灰。
记者 施文雅:在我身后就是这家工厂的铝灰筛选机,所有的废铝来到工厂都要经过拆选,虽然机器刚刚停掉,但是空气中弥漫的粉尘还是非常多,而且气味是非常刺鼻的,那么粉尘多到什么样的程度呢,我们可以看地上,脚踩一下就有非常明显的脚印。
检查人员发现,这家企业既没有环保审批手续也没有验收手续,生产过程中没有建设相应的污染防治设施。所有的废气均无组织排放,带来了严重的环境污染问题。
太湖湾环境监察中队中队长 余涛:后续的铝灰炒灰工段和加热熔炼工段也有很大的粉尘污染产生,特别是加热熔炼工段用的是高污染的煤炭,跟现在的清洁能源改造政策是不相符的。
余涛表示,将对该企业依法立案处理。同时,对其违法行为进行详细调查后,将相关情况通报给洛阳镇政府,对其依法进行取缔。
随后,记者跟随检查人员又来到位于雪堰镇南宅村华渡桥以东的一家废塑料加工厂。在一排老旧厂房的最深处,检查人员找到该企业,然而企业大门紧锁,里面却透出机器的轰隆声,显然在偷偷生产。经过反复的敲门,终于有人开了门,走进狭小的“生产车间”,记者看到两名工人正操作两台简易的设备在生产塑料粒,在车间外的河面上,竟然漂浮着一层五颜六色的塑料废弃物,根据河水的流动性,可以推测与外河相连。
工人:是你们清洗的水吗?你们这个水处理吗?我也不知道没做多久,反正我只知道水就流到这里的,也是从这里打起来的。
“作坊式”企业监管难 期盼市民参与监督
当天下午,记者跟随检查人员前往洛阳和雪堰,现场检查了4家企业,均为“作坊式”企业。这些企业普遍存在投资金额小、流动性大、工作环境恶劣且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由于企业多在偏僻处租赁老旧厂房生产,且不办理环保审批手续,给环保部门的监管带来了很大的难度。
太湖湾环境监察中队中队长 余涛:主要还是依靠群众提供的一些违法线索 还有结合当地政府部门的联动机制 对其进行处理。
余涛呼吁广大市民,对于身边发生的环境违法行为时刻保留警惕心,及时向环保部门提供相应的线索。环保部门将对环境违法行为保持“零容忍”的态度,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取缔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