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基层动态> 内容
露天帐篷“会客厅”、季节性绿植、潮语打卡墙……这是焕新归来的武进人民商场一隅。随着老地标火爆出圈,网络上,更多湖塘“热点”被挖掘,城中村里的老宅餐厅,可以“上房揭瓦”的下午茶新去处,藏匿在老街里的汉服馆……新与旧的传承交替、融合共生,让家门口的“诗与远方”愈发精彩。
老商圈重燃烟火气
武进人民商场前身是湖塘人民商场,1987年由湖塘供销社与湖塘农业服务公司共同创建。作为武进第一个大型商场,它承载着一代人的独家记忆。但近年来,随着零售业多元发展、消费需求更新迭代、周边商圈不断崛起,老牌商场的光芒逐渐黯淡。
传统与创新博弈,必须在差异化中找到出路。此次改造,商场在保留独特文化符号的同时,结合周边区域改造,对场景、业态、品牌等进行了全面升级,比如将裸眼3D大屏融入商业街区,引入部分常州首店及网红餐饮。
尝新,也怀旧。商场打造了具有上世纪80年代风格的供销驿站,显眼处还设置钟表修理、黄金改款、衣服裁改等多个便民服务点,吸引多位老手艺人“返场”。“之前一直在这里帮顾客修理钟表。升级改造期间,还有不少老顾客咨询。”林坚礼22岁从福建来湖塘,转眼就是30多年,还想继续坚守这一方天地。
“不只是武进人民商场,还有路劲又一城的沉浸式地铁商业街区,武进吾悦广场的高化品牌矩阵,武进万达金街的网红打卡集散地和城市休闲会客厅……”湖塘镇经济发展局服务业管理岗副主管江天祥介绍,湖塘镇携手各大商圈,全力打造“不被定义的商业mall”和“框不住的夜经济”。
新地标点亮新消费
夜幕降临,位于青洋路高架以东、广电东路以北的品鹭篮球馆亮起灯光,篮球与篮框的碰撞声,伴随着急停猛转时运动鞋在地板上摩擦声,不绝于耳。
这个藏在产业园里的球馆,室内面积达2800平方米,配备篮球文化微展厅、NBA珍藏版展示区等,墙面装饰融入亮眼的常州元素。“开业一年,人流量达3万人次。”常州市品鹭体育文化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新磊说,今年计划探索青少年篮球培训,第三届“品鹭杯”男子篮球邀请赛也已提上议程,“届时将邀请一些网民球员,更好地拉动旅游生态。”
被评为省“最美公共文化空间”的熹平美术馆,闹中取静,移步换景,1000平方米下沉式空间精心布局展厅、雅集区、花店等,并经常性开展拓印等非遗项目体验,让古老技艺可赏、可学、可用,线上线下同样出圈。
“具有代表性的文化活动,通过社会力量融入旅游行业,带来更好的商业效益和社会效益。”镇综合文化站站长周华从事文化工作十多年,见证湖塘非遗、传统文化项目的蓬勃发展,到现在已拥有各级、各类非遗项目32个,待申报传统文化项目9个,数量居武进区第一,深感以文聚力、以文兴业潜力无限。
串珠成链,前不久,湖塘还发布首条青年文化体验路线,反响热烈。“Lang、大喜来工厂店等一批宝藏地,在年轻人中很火。”镇团委负责人曹逸云说,后续计划整合资源,再推主题路线,让过客变常客、流量变“留量”。
现代城更加可观可感
人杰地灵、创新实干的湖塘,不断书写发展进步的“春天的故事”。新时代全新“打开方式”下,如何推动更高质量发展?人文经济新实践将是重要一页。
“作为武进的中心城区,湖塘有55万人口、22.2万户企业、5.1万户个体工商户。一季度,武进区新办企业中,湖塘占50%;新办个体工商户占40%。这些都是宝贵资源。”湖塘镇党委书记朱小平表示,立足当下,湖塘将加快在改革创新中传承发展,不断凝聚合力,提升商业体验。同时,以人为本,涵养明日城市品质。
聚焦老店故事、小店文化、新店发展,“探店湖塘”行动近期就将推出,以政府搭台、企业唱戏、消费者参与的形式,挖掘一批“有故事”的店铺,招募一批各行各业的体验者逐一“打卡”,展现不同店铺独特印记,助推生活消费业态升级和城市功能品质提升。
“通过打造更美好的城市、更多元的业态、更有活力的市场、更合心意的产品,让文商旅融合绽放光彩、释放更多红利,使美丽的发展更加可观可感,更好满足人民美好生活新需要。”朱小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