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动态> 部门动态> 内容
为进一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常州市武进生态环境局围绕“两湖”创新区武进滆湖区域持续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本次调查构建基于测绘机器人的鸟类物种AI 识别和基于三维地图的鸟类及生境监测评价系统,形成了“空天地一体”的鸟类智慧监测平台。测绘机器人还可进一步拓展功能,实现覆盖范围内水生植物、蓝藻水华的实时监控,全天候感知监测区域内生态环境质量的变化。调查结果显示滆湖及周边区域生物多样性化状况恢复呈良好态势。
底栖动物从耐污型向较清洁及清洁型转变,较清洁的软体动物从“偶见”变“常见”。共监测到的底栖动物有24种,优势物种为摇蚊及较清洁的多毛纲、甲壳纲及双壳纲,底栖动物从耐污的寡毛纲和摇蚊向较清洁的甲壳纲、多毛纲、软体动物(腹足纲、双壳纲)转变,且出现了清洁型EPT昆虫,生物多样性正在逐步恢复。
环境DNA监测显示,珍稀濒危物种多鳞白甲鱼和方氏鲴均有检出。普遍存在翘嘴鲌、达氏鲌、蒙古鲌、红鳍原鲌等有代表性的肉食性鲌类,同时还发现喜潜藏于清洁水体水草中的中华鳑鲏、高体鳑鲏、大鳍鱊、兴凯鱊等鱼类,表明近年来滆湖鱼类群落得到明显的恢复。截至2023年8月21日,已开展平水期及枯水期两期观测,共观测到水生生物200余种。其中大型底栖无脊椎动物24种、鱼类64种、浮游动植物100余种、大型水生植物10余种。
部分区域水生植物恢复生长。植被恢复后,滆湖塔下及其周边片区共记录到鸟类835只,其中包括白鹭及大白鹭混群,国家二级保护动物水雉(2只)、白骨顶鸡、斑嘴鸭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