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政策解读> 内容

关于《常州市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2-2026)》的政策解读
发布日期: 2023-02-09    来源:生态办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 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常州市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2-2026)》的通知
 

一、起草背景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进一步推进全区生态文明建设水平,我区组织开展了《常州市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2-2026)》编制工作,以更好的辨识新时期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差距和挑战,在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问题、关键环节上攻坚克难,明确下一步主攻方向,进一步发挥生态环境保护的倒逼作用,协同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多举措并行推动全区生态文明建设稳步发展。

二、起草过程

2022年5月,由区生态办牵头,委托第三方技术单位完成了《常州市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2-2026)》(以下简称《规划》)初稿编制工作。6月,区生态办印发了《关于征求<常州市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2-2025)(技术报告)>意见的函》,并结合相关单位反馈意见,对文本进行了修改完善,形成《规划》(送审稿);

7月,《规划》(送审稿)由武进区人民政府发函报请省生态环境厅开展审核;

7月30日,江苏省生态环境厅在南京市组织召开了《规划》评审会,会议同意《规划》通过评审。会后,区生态办结合专家意见对文本进行了修改完善;

9月8日,区生态办印发了《关于再次征求<常州市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规划(2022-2026)>意见的函》,并结合相关单位意见,修改了文本。

9月,区生态办发文提请区政府常务会议审议《规划》(送审稿)。

三、主要内容

《规划》明确了我区生态文明建设工作的总体要求,科学谋划了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对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奋力打造“长三角最美湖湾城”,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规划》分为五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工作基础与形势分析,系统总结了“十三五”以来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的成效、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以及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第二部分是规划总则,主要包括指导思想、基本原则、规划范围及期限、总体目标和规划指标。根据《关于开展第五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区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遴选工作的通知》(环办生态函〔2021〕353号),按照导向明确、可控可达、便于考核的原则,确定《规划》指标体系由35项基础指标和2项特色指标构成,以衡量武进区生态制度、生态环境、生态空间、生态经济、生态生活、生态文化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现程度。

第三部分是规划任务与措施,紧密结合《常州市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了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六大任务。一是完善现代治理体系,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二是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提升生态安全水平;三是落实生态分区管控,优化城市空间格局;四是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进经济绿色转型;五是推进城市精细管理,打造生态宜居环境;六是大力培育生态文化,加速文旅中轴崛起。

第四部分是重点工程,按照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理念及操作要求,结合武进区社会、经济、环境发展现状,综合考虑规划目标及指标体系,共提出64项重点工程项目,并分析了项目实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第五部分是保障措施,从加强组织领导、严格监督考核、落实资金保障、强化科技支撑、推动全民参与5个方面加强《规划》实施保障。

四、主要特点

一是战略定位精准可行。《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充分衔接《常州市武进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等相关文件,紧密结合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现状和经济发展实际,确立了生态文明制度趋于完善、生态环境质量持续改善、生态空间格局全面形成、产业绿色转型取得突破、生态生活方式逐步形成、生态文化氛围日渐浓厚的目标定位。《规划》的出台实施,对于推动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发展,促进经济健康持续增长,必将起到积极的规划引领和科学指导作用。

二是框架结构系统科学。《规划》采用章节体例结构,共分五个章节内容,形势分析中既有对“十三五”生态文明建设成效的回顾,也有对“十四五”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发展环境的分析;规划总则中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主要目标,主要目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数据准确、研判科学;主体章节内容涵盖了创新生态文明建设体制机制、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落实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推进城市精细化管理、大力培育生态文化等多方面内容。既有工作手段要求,又有具体工程建设对应,虚实结合、措施有力,整体框架结构层次明了、科学合理。

三是思路清晰重点突出。《规划》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着力推动形成绿色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在形势研判、空间布局等方面突出“准”,在目标定位、重点项目等方面突出“实”。《规划》是“十四五”时期武进区生态文明建设的宏观指导性文件,在顶层设计、谋篇布局方面更有指导意义。本规划与武进区其他规划相辅相成、互为支撑,共同为武进区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奋力打造“长三角最美湖湾城”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作用。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