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区卫健部门认真贯彻落实区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和区第十三次党代会精神,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的主线,积极开展争先进位行动,着力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区级领导重点工作专班、重点民生实事项目、省市高质量指标考核等工作,努力完善卫生健康服务体系,筑牢公共卫生安全防护网。
(一)、扎实开展新冠疫情防控。经受住南京、扬州疫情的考验,有力保障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身体健康。一是迅速严密部署,全力做好涉南京扬州疫情防控。南京禄口机场和扬州新冠疫情发生后,区卫健系统立即召开专题会议进行部署,全区各板块组织对涉南京、扬州疫情人员开展摸排、登记和核酸采样检测。共摸排有南京扬州旅居史人员30528人,对其全部开展核酸采样检测。全区各类医疗机构严格落实预检分诊和发热门诊工作,严把入口关,加强住院病区管理,严格陪护及探视管理,严格落实院感防护措施。先后启用海缘大酒店、明都会议中心等9个集中隔离医学观察场所,对迅速增加的涉中高风险地区返武人员和密切接触者开展集中医学观察,累计隔离1641人。85名医务人员逆行出征,分批参加援宁援扬疫情防控。二是完善应急预案,着力提升应急处置能力。认真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防控策略,压紧压实防控责任,完善联防联控机制,健全区镇村三级防控体系。扎实开展新冠疫情处置实战演练,在洛阳镇组织开展农村局部暴发新冠疫情应急处置综合演练,在南夏墅街道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压力测试,每镇选择一村(社区)开展全员核酸检测应急演练。根据市指挥部统一部署,圆满完成5例模拟阳性病例的流调转运隔离消毒等处置实战演练。加强应急人员储备,培训流调队伍150支、核酸采样人员2700名、核酸检测人员75名、环境消毒人员90名、心理咨询人员110名。提升核酸检测能力,建成常州首个“火眼”实验室,拥有核酸扩增仪36台,单日最大核酸检测能力达5.8万管。完善全员核酸检测实施方案,选定储备核酸采样点234个、设置采样台800个,具备1天完成全员核酸采样、2天完成全员核酸检测的能力。三是加强部门联动,严格落实重点人群核酸检测“应检尽检”。对进口冷链和进口货物从业人员等29类重点人群开展核酸检测“应检尽检”。按照条块结合,分工协作的机制,由卫健、民政、公安、商务、市场监管等各行业牵头部门负责摸清所属行业单位的人群底数和相关信息,根据属地管理原则,各板块负责组织督促重点人群到就近医疗机构指定地点进行核酸采样,累计检测应检尽检人员42.3万人次。四是强化宣传发动,全面开展新冠肺炎疫苗接种。培训1800多名新冠疫苗接种人员,开设疫苗接种点18个,改装5辆新冠疫苗接种车进企业、学校、社区开展接种工作。区疾控中心根据省市疫苗到货情况,统一调度,及时组织3辆疫苗配送车全天候24小时配送疫苗。各接种单位广大医务人员弘扬抗疫精神,放弃休息,加班加点。全区累计接种新冠疫苗220.71万剂次、首针接种109.81万人。18岁以上人群和12-17岁人群全程免疫接种率分别达94.98%和107.34%。完成免疫加强针接种8102人。
(二)、加快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一是加快区级医院建设。启动武进人民医院南院二期建设,年内完成拆迁征收。武进人民医院完成老病房楼修缮和裙房改造。武进中医院老病房楼改造为内科病房楼交付使用。武进中医院康复院区病房扩建改造和高压氧建设工程建成投用。武进三院主体封顶后加快室内外装饰施工。二是加快乡镇卫生院建设。嘉泽镇卫生院年内竣工。礼河卫生院新建和武进五院扩建工程主体封顶后正加快室内外装饰施工。6家二级以上医院全面建成规范化发热门诊。三是推进村卫生室建设。新改扩建嘉泽镇观庄村、礼嘉镇秦巷村、湖塘镇中凉社区卫生服务站等3家村级医疗卫生机构。
(三)、着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一是加快提升区级医院实力。按照区级领导工作专班推进重点工作的要求,组织武进人民医院、武进中医院全力开展“三甲”创建。两家区级医院瞄准目标,坚定信心,全员发动,加班加点,围绕核心指标和考核细则,梳理薄弱环节,完善台账资源,全方位开展创建工作。武进人民医院将于本月接受省级评审,武进中医医院将于年内接受省级评审。二是加快提升基层服务水平。以开展优质服务基层行建设活动为抓手,全面提升基层医疗机构规范化服务水平。武进四院、武进五院、武进六院、雪堰镇中心卫生院达到优质服务基层行建设活动国家推荐标准。武进五院、武进六院、雪堰镇中心卫生院创成省级农村区域医疗卫生中心。武进四院创成江苏省社区医院。武进人民医院肾内科创成市级重点专科,卒中中心在全国县区级医院中排名前列。武进四院消化科积极创建省级基层特色专科。武进四院骨科、雪堰镇卫生院消化科、牛塘镇卫生院呼吸内科、马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口腔科创成市级基层特色科室。三是充实优化人才队伍。全年招聘各类卫技人才313名。其中高层次紧缺专业人才50名、备案制人员170名、大学生村医和驻村护士36名。推进村级医疗机构人员“区管镇用”改革,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村医管理考评政策。加强卫生防疫人员队伍建设,区疾控中心公开选聘预防医学专业人员15名,经培训后下沉基层医疗机构。招录农村订单定向免费培养医学生10名。加强年轻干部培养,组建卫健系统年轻干部“雄鹰计划”训练营。四是强化科研技术创新。科研项目省级立项2项、市级立项12项。获省医学新技术引进二等奖1项,武进人民医院药物临床试验机构获得“国家药物临床试验”资质。五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武进中医医院儿科通过省级中医重点专科复核评审。开展第十一届“中医药就在你身边”中医药健康巡讲、“岐黄校园行”等活动。向常州市卫健委推荐武进五院、武进六院为四级中医馆建设单位,推荐武进四院为五级中医馆建设单位。六是做好医疗对外援助。选派5名卫技人员参加第十批援疆工作。选派6名医务人员参加援陕结对帮扶。
(四)、持续深化卫生综合改革。一是深化公立医院改革。落实三级公立医院总会计师制度,选聘2名总会计师加强对公立医院的监督管理。开展“1+X”薪酬激励分配制度改革,充分调动公立医院医务人员积极性。二是优化家医签约服务。在基层卫生院开设家庭医生签约门诊,提供门诊诊疗、签约履约、两病用药申请和双向转诊一体化服务。在全市率先探索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与居家养老服务有机结合,全区16家基层医疗机构与养老服务中心(站)开展合作,利用智慧养老服务平台,由家庭医生为居家养老人员开展预约上门和家庭病床服务。全区共组建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194个,完成重点人群签约29.1万人,重点人群签约率达83%,个性化有偿签约服务包10.1万个。开展预约上门服务5160人次,设立家庭病床478张。三是完善智慧医疗建设。全区投放自助机133台,实现自助缴费、检验检查报告自助查询打印。完成基层医疗机构及常武太湖医院HIS系统升级改造。完成“一卡通、一账通”建设,支持居民健康卡发行,实现与市级医院医疗账户互通结算。完成基层医疗机构银医通建设,实现多渠道支付方式。武进人民医院和武进中医院完成互联网医院建设。区域信息平台被国家卫健委统计信息中心评定为国家医疗健康信息互联互通标准化成熟度四级乙等。推进省智慧医学影像云平台建设,完成区公办医疗机构医学影像数据上传华东大数据中心。四是规范药品耗材管理。完善药品耗材使用目录,做好增补药品医用耗材价格谈判,共计谈判增补药品318种,耗材1200种。落实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做好全区药品耗材保障供应。落实基层医疗机构处方点评制度,处方点评合格率达88.2%。16家医疗机构与常州二院建成药学专科联盟。五是加强综合监督执法。强化医疗卫生服务、传染病防治、放射卫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监督检查,出动卫生监督员2632人次,检查单位4342户次,查处取缔非法行医单位113户次。开展春节期间餐饮具消毒单位专项监督检查、校园安全整治专项监督执法、疫情防控检查等专项行动。完成尘肺病攻坚行动省级验收。职业卫生“双随机”监督检查用人单位95家。对29家省级、70家市级挂牌督办的存在风险隐患的用人单位采取现场检查的方式,逐一化解职业卫生风险隐患。将新誉庞巴迪牵引系统有限公司发展为江苏健康企业。
(五)、着力强化公共健康保障。一是规范开展基本公卫服务。扎实推进12大类55项基本公共卫生项目实施,基本公卫人均补助标准提高到88元。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93.75万份,建档率达89.88%。居民健康档案和职工体检报告实现开放查询。接种免规类疫苗18.89万针次,接种率均达到95%以上。全区医疗机构成立健康管理中心,规范管理高血压患者12.2万人、糖尿病患者3.35万人,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2.95万人。在公共场所安装配备自动体外除颤仪50台,开展AED设备操作培训10000余人次,切实提高了广大群众自救互救能力。二是优化妇幼健康服务。大力推行普惠托育,漕桥幼儿园托育中心创成省级普惠托育机构。武进四院创成省级妇幼健康规范化门诊。优化“两癌”筛查项目,扩大城乡妇女“两癌”筛查覆盖面,全年共筛查3.09万人。推进出生缺陷综合防治政府实事项目,调整新生儿疾病筛查基本项目经费及结算流程。开展0-6岁儿童眼视力筛查项目,筛查率达95%以上。推进儿童眼视力、心理和口腔三大保健服务。将新天地社区列为武进区妇女、儿童保健高质量实施实验社区。三是做好爱国卫生工作。推进健康武进建设,印发《健康武进行动实施方案》,组织实施健康知识普及、控烟、健康环境促进等27个专项行动。巩固卫生创建成果,洛阳镇国家卫生镇、南夏墅街道江苏省卫生镇及2016年命名和重新确认的14个江苏省卫生村均通过复审。指导嘉泽镇积极创建江苏省健康镇。指导雪堰镇中心卫生院、漕桥卫生院、马杭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积极创建省级健康促进医院。四是积极创新人口老龄服务。认真落实全面三孩生育政策,办理生育服务联系单4777例。发放计划生育一次性奖励金1844.28万元,农村部分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惠及5.8万人。西湖街道积极创建国家级“暖心家园”。启动第二批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湖塘镇花园社区和南夏墅街道南塘社区获老年人心理关爱项目国家督导组实地检查好评。全区医疗机构老年人优先绿色通道覆盖率达到100%,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老年病科比例达到100%。整合医疗和养老服务资源,通过医养一体、联合运行、社区护理三种模式推进医养结合,全区医养结合机构数达养老机构总数的61%,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增设护理型床位166张。金东方社区创成全国示范性老年友好型社区。
(六)、不断完善党风行风建设。一是强化党建工作引领。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要位置,统筹部署推进全年党建工作。规范执行党委会议事规则、民主生活会、组织生活会、党建工作联系点、“三会一课”等制度。抓牢公立医院党建,深化贯彻执行公立医院党委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二是加强思想文化宣传。在全系统通过领导领学、支部学习、个人自学等方式深入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开展区卫健局党史学习教育领导干部专题读书班,组织开展全区卫健系统“重温党史守初心、砥砺前行担使命”主题演讲比赛,开展卫健局直属机关“两优一先”表彰大会,有效展示了行业形象,激发了全系统党员干部的爱党爱国之情。三是巩固作风建设成效。在全区卫健系统部署开展作风建设自查自纠工作。制定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党组织书记“第一责任人”、班子其他成员“一岗双责”责任清单。强化对全系统医务人员的警示教育,筑牢法纪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