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三农服务> 内容

武进农情第18期(总第18期)
发布日期: 2022-10-24    来源:农业农村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秋播小麦种子处理技术意见】

实施药剂拌种处理是有效控制小麦种传病害和土传病害的重要举措,是病害防治关口前移、推动农药减量控害的重要举措。当前秋播在即,为进一步提高全区秋播小麦种子药剂处理质量和效果,打牢明年夏粮丰产丰收基础,现提出2022年秋播小麦种子药剂处理技术意见。

一、种子处理技术

每20公斤麦种拌6%戊唑醇(立克秀)悬浮种衣剂10毫升,方法是将每包药量10毫升加水400-500毫升混合搅匀成糊状药液,再将所需的种子倒入并充分搅拌,拌好的种子放在阴凉处晾干后即可播种。

二、要求与注意事项

(一)要加大对小麦种子处理技术的宣传、培训与推广力度,使广大农户充分认识种传、土传病害危害的严重性和防治的紧迫性,提高秋播拌种技术的入户率与到位率。

(二)拌种前应进行种子精选,提倡播前晒种,以提高种子整体抗逆力;选择对路药种,使用剂量准确,要求先配药液后拌种子,不能先湿麦种后拌药粉,确保种子出苗安全;拌种时要尽量多搅多拌,保证药剂均匀分布到每粒种子表面;要现拌现用,当日播完。

【秋播麦田除草技术意见】

近年来,受多种因素影响,冬前麦田杂草化除面积小较小,春季化除期间天气多变,易错过最佳适期,麦田杂草化除效果大大降低,危害呈加重趋势,严重威胁小麦稳产和农田生态环境。各地须高度重视,强化宣传,大力推广“农业防除为主、药剂防除为辅、多种措施相协调”的综合治理策略,坚持“治早治小”的原则,千方百计搞好小麦田杂草防除,减轻杂草危害,为夺取夏熟丰收开好头。具体技术意见如下:

一、农业防除技术

必须坚持农业防除与化学除草相结合的策略,搞好秋播麦田杂草防除,具体做到:

(一)坚持把好秋播选种关。播前精选种子,淘汰混杂在麦种中的草籽,减少杂草种源。

(二)坚持实施“三边”除草技术。田埂边、沟渠边、道路边杂草种类多,发生量大,要统一使用除草剂防除,减轻田外杂草基数。

(三)坚持健身栽培控草。加强田间管理,提高小麦群体和苗情质量,强化苗体素质,发挥“苗欺草”的生态控制作用。

二、化学防除技术

麦田化除重点推广土壤封闭除草技术,提高抗性杂草防除效果,减轻后期茎叶除草压力。

小麦播后苗前土壤封闭除草。在小麦出苗前抢田间墒情施药防效最好,每亩用50%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细雾。

小麦齐苗期“封杀”结合。小麦齐苗后使用具有封杀双重作用的除草剂,每亩用60%吡酰·异丙隆可湿性粉剂150克兑水30公斤均匀喷细雾。

三、注意事项

(一)苗期用药墒情差时,应先沟灌窨水后抢墒施药,提高除草效果。

(二)用药迟的田块应注意避开寒流期,避免冻药害。

(三)高湿天气或高湿田块冬前用药时,应先开沟排除积水再用药,防止“湿药害”。

(四)严禁使用绿磺隆、甲磺隆及其复配制剂,以免造成后茬作物的隐性药害。

提醒:施药后将农药包装物带离农田,送至各回收点,保护生态环境。

【秋季预防葡萄缺钙症技术意见】

葡萄采摘完以后,秋冬季还有较长一段的营养生长时期。一般来说,葡萄采后至落叶期既是叶片光合作用的高峰期,也是葡萄根系生长的高峰期。营养物质开始在新梢、多年生枝蔓和根系中积累,从果实采收后到落叶这个时期,葡萄树体营养物质积累的多少与枝蔓成熟度、植株越冬抗寒性,以及第二年的长势、花芽分化、开花结果、产量和品质等都有密切关系。这个时期需要重视果园水肥管理,以下为葡萄缺钙症的预防管理措施。

1.合理施用钙质肥料,追施钙肥在PH值小于5.0-5.5的酸性土壤上,施用碱性肥料,同时增加钙的供给(如硅钙肥、矿源钙、砪砺钙等)。

2.通过改善土壤结构、酸碱度等理化性状,促进作物根系的生长和对钙营养的吸收。

3.含钙有肥料如硝酸钙、过磷酸钙、钙镁磷肥等,也能补充一定数量的钙,但其施用量应以作物对氮磷营养的需要量而定。

4.叶面喷施钙肥一般在新时期进行,通常优选有机态或螯合态钙。

5.控制水溶性氮、磷、钾肥的用量:在含盐量较高及水份供应不足(特别是高温干旱期)的土壤上应严格控制水溶性氮、磷、钾肥料的用量,尤其是一次的施用量不能太大,以防土壤的盐浓度急剧上升,避免因土壤溶液的渗透势过高而抑制作物根系对钙的吸收。

6.合理灌溉:在易受旱的土壤上及在干旱的气候条件下,要及时灌溉以利土壤中钙离子向作物根系迁移,促进钙的吸收,可防缺钙症。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办公室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