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我区实施“科技创新燎原计划”,推动科技创新能级跃升的启动之年。全区科技系统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常州市《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精神,紧扣区委、区政府2021年重大战略部署,围绕“争第一、创唯一”的工作要求,加快创新型企业培育,加大创新投入力度,加力打造创新平台载体,进一步突出科技创新在全区发展大局中的核心地位,为我区实现高质量发展走在前列、建设“一区一城”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一、工作主题
围绕一个主题:推进科创燎原,实现能级跃升。
二、主要目标
1、加快培育创新型企业。年内净增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60家,实现独角兽企业“零突破”,新增独角兽企业(含潜在)3家。
2、鼓励企业研发投入。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3.1%,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比重48%,争取省级以上项目立项数100项以上。
3、推进平台载体建设。年内新增创业载体20万平方米,新增省级以上创业载体3家,新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6个。
三、重点任务
(一)赋能创新主体,加力科技型企业培育
1.加快创新型企业培育。持之以恒抓好高企三年倍增工程,持续壮大高企培育群体。围绕“初创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高新技术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上市企业”的企业跃升路径,培育一批瞪羚企业、潜在独角兽企业、独角兽企业。全年净增高新技术企业160家,独角兽企业实现“零突破”。
2.鼓励企业开展技术攻关。鼓励企业积极承担国家、省、市级科技项目,重点支持事关产业核心竞争力、自主创新能力的核心技术、关键零部件和重大装备的研发。通过科技项目引导企业提升研发能力和管理水平,全年立项省级以上项目100个。
3.引导全社会研发投入提升。全面宣传落实好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的新变化,利用好“龙城金谷”的资源集聚效应,持续扩大“苏科贷”、 “高企融资服务直通车”等科技金融服务,积极引导带动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全社会研发投入占GDP比重达到3.1%。
(二)推动开放创新,促进创新要素集聚
4.深化与科教城和驻武高校协同创新。与科教城建立信息共享、项目共育的融合发展机制。与驻武高校建立定期交流会商机制,组织区内企业与驻武高校在科技、人才方面开展全面对接,推动高校博士到企业挂职,促进更多的资源在武进落地转化。
5.强化推进开放创新。深度链接以色列等国别创新资源,移植以色列“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中以园全年招引“高科技、国际化、犹太+”科技项目30个以上,推动国际国内创新资源集聚区域的科创资源导入我区,全年新增国际国内合作项目不少于80个。
6.支持重点产业资源集聚。围绕产业链布局创新链,结合园区更新,优化出台相关支持政策。把机器人、石墨烯、集成电路三个重点产业方向作为今年支持的重点,与相关板块联动,发布“揭榜挂帅”项目指南,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联合攻关。加大对重点产业人才招引和服务力度,推动形成特色产业人才高地。
(三)做优平台载体,打造创新发展引擎
7.加快推进重要平台建设。加快推进常州“芯创天地”、江苏省中以产业技术研究院、西太湖细胞治疗前沿技术研究院、中欧(常州)绿色创新园等一批平台载体建设。积极参与研究建设“智能制造龙城实验室”。围绕机器人、智能制造、生命健康等重点产业的创新需求,新建重大科技创新平台6个以上。
8.加强孵化器建设力度。以园区更新为契机,支持园区围绕特色产业打造有特色的专业孵化器,支持龙头骨干企业建设专业孵化器。绘制“创新合作热力图2.0”版,年内开工建设长三角青年创新创业港,新增创业载体面积超20万平方米,新增省级以上创业载体3家。
9.推进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大力支持企业建设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院士工作站等高水平研发机构,推动新誉、洛凯等龙头企业和上市企业与江苏产研院合作建设联合创新中心,全年新增省级以上工程技术中心10个,新建联合创新中心3个。
(四)创新体制机制,优化创新生态
10.全面贯彻落实各级政策。持续推进好常州市《关于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和《关于促进创新发展的若干政策》落地落实。开展有层次有针对性的送政策送服务活动,主动对接争取,用足用好市级政策。
11.开展“科技创新燎原计划”。打造武进科技“科创燎原”工作品牌,围绕石墨烯、医疗健康、智能制造等领域,举办系列活动,以常州国际创客周的举办为契机,展示武进形象,扩大我区科技工作以及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影响力,为招引产业链上优质项目和服务现有重点企业发展助力。
12.锻造高素质、专业化科技工作者队伍。以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为主线,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党史我来讲”等主题活动,激励广大科技工作者奋进“十四五”、拼搏冲在前。利用红色资源,开展教育培训,不断提高适应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的能力,提高科技治理水平,积极为产业发展、企业培育、园区建设提供精准服务。
附件
2021年各镇、开发区科技创新指标任务书
序号
项目
指标名称
高新区
西太湖
湖塘镇
牛塘镇
洛阳镇
雪堰镇
前黄镇
礼嘉镇
嘉泽镇
湟里镇
1
创新投入
与产出
R&D投入(亿元)
31.5
7
2.6
1.6
6.1
2.9
5
0.8
5.9
高新产业产值(亿元)
708.7
159.6
36.7
26.7
203.4
45.2
32.3
145.9
19.9
27.6
2
创新主体培育
高企净增数(家)
65
22
15
13
10
8
瞪羚企业(家)
58
20
新增独角兽(含潜在)(家)
3
创新创业平台
建设重大创新平台(个)
6
省级以上创新平台(个)
新增市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数(个)
4
项目组织
与管理
5000万元以上成果转化项目(个)
市创新创业大赛推荐上报项目数(个)
40
人才引育
省双创创新类人才项目申报(个)
11
市领军型创新人才引进培育立项(个)
16
推动未来产业发展的创新人才(名)
14
技术合作
与转移
签订产学研合作合同或协议(份)
70
35
25
自行组织产学研活动(次)
技术合同交易额(亿元)
2.5
3.5
1.5
科技国际化
市级以上外国人才专项申报(个)
市级以上国际合作项目申报(个)
每季度对各基层单位目标完成情况进行通报,创新指标完成情况将纳入高质量发展考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