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民互动> 热点回应> 内容

关于我区分类设施布局的热点回应
发布日期: 2020-10-27    来源:城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垃圾分类这个话题已经提出不少年了,习近平总书记也曾强调,“垃圾分类就是新时尚”。早在2016年,武进就在城区8个住宅小区开始尝试垃圾分类工作,并有效确立了“近期大分流、远期细分类”的分类模式。

问:当前我区分类设施的现状如何呢?

答:垃圾分类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近四年来,按照“重点推进大分流,有序推进细分类”原则,重点突出抓好分类设施建设,提高源头居民分类意识,加大终端处置能力建设,完善垃圾分类体系建设,打造由“始”至“终”闭环处置流程,全面优化各个环节的设施布局。

问:请具体介绍一下各个环节的建设情况?

答:具体有四个方面。一是提升分类收集端建设。加速提升了我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到今年年底,城区143个住宅小区、农村135个行政村以及全区公共机构垃圾分类设施将全部建设到位,城区建成区垃圾分类设施覆盖率将达到100%,农村垃圾分类设施达到98%以上,打通了源头分类投放的渠道,为居民参与垃圾分类提供了便利。

二是优化分类收运环节建设。首先,组织城区前端垃圾收运车辆整治,共取缔各种敞开式垃圾收运车辆和拖拉机150多辆。目前,中心城区已全面淘汰拖拉机收运生活垃圾的模式,统一更换密闭式电动车辆实行分类收运。同时,对城区289辆前端垃圾收运车辆统一喷涂了颜色,放大了车辆编号,实行“一车一档一号”规范化管理。其次,在运转环节,建设完成区级有害垃圾临时收集站、大件垃圾分拣站和可回收物分拣中心各1座。各乡镇以镇(街道)为单位,建立多功能合一的垃圾分类转运站,解决了分类中转运输的问题。

三是推动分类体系建设提升。一、牵头各责任板块统筹建设有机易腐垃圾处理设施,年处理能力可以达到1万吨。二、常州首家园林绿化垃圾终端处置厂建设已基本完工,现在的处理能力达到1.5万吨到2万吨。三、建筑装潢垃圾处理方面,我区有江苏绿和和春秋华城两家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企业,每年可消纳160余万吨建筑装潢垃圾,有望彻底解决武进辖区、甚至常州市建筑垃圾围城困境。

可以说,武进目前共有8家各类垃圾终端处置企业,基本满足了全区垃圾分类处置的要求,涵盖了其他垃圾、有机垃圾、大件生活垃圾、有害垃圾、园林绿化垃圾、餐厨垃圾和建筑装潢垃圾等各个领域,处理链条在省内来讲也是比较完善的。2018年,我区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到82.6%,在全省同类县市区排名第二位。2019年,我区垃圾分类集中处理率达到90.48%,在全省同类县市区排名第三位。2017-2019年,连续三年位于全市第一。

四是加快培植典型促进提升。为了切实提升源头分类收集的效果, 今年,计划创建13个省级分类示范小区、5个市级分类实效小区、1个市级示范分类街道和1个“四分类”试点小区,另外有3个乡镇申报省、市全域垃圾分类试点乡镇。通过引入市场化模式,并采用智能化和信息化手段,打造一批优秀分类点位,达到以点带面形成片区示范效应,以此逐步探索出一条适合武进垃圾分类模式的道路。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