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天是
  • 登录个人中心
  • 繁體中文
  • 无障碍浏览
  • 英文版
  • 智能问答
  • 移动端应用
  • 首页
  • 政务动态
  • 政府信息公开
  • 服务大厅
  • 政民互动
  • 走进武进
  • 数据开放

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民互动> 热点回应> 内容

武进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蝶变”之路
发布日期: 2019-10-30    来源:城管局  浏览次数:  字号:〖大 中 小〗
 

相关阅读:

 

快速的新型城镇化进程,不仅为城市带来了鳞次栉比的高楼大厦,更带来了数以亿吨计的建筑垃圾,如何有效杜绝建筑垃圾擅自承运、偷乱倒等严重影响环境秩序的违法现象?常州武进区作出了积极探索,通过定点收集、运输监管、资源化处置的闭环管理流程,实现了在全省率先实现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率先基本满足区域内建筑垃圾全量处置需求的“两个率先”,打响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全新标杆。对于武进区建筑垃圾资源化利用的“蝶变”之路,武进城管局就此开展热点回应。

问:在建筑垃圾收集方面,我们有什么创新?

答:定点收集,打造全覆盖收运链。位于武进区夏城路的路劲城小区,自从在2018年6月设置“箱体式建筑垃圾收集点”后,来自各地参观学习的人流不断。可以在现场看到,这是一个下沉式的箱体,整个收集箱体下沉深度约1米,箱子长4米、宽2.2米,占地面积不足20平方米,箱体颜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若不是熟悉小区的人,很难注意到。路劲城的业主可将建筑垃圾直接投放至箱体,垃圾转运车来收运后留下一个新的空箱体,箱体更换一次只需4分钟,从源头上避免二次装运导致的噪音、扬尘污染,如今正在全区逐步推广。

除了打造前段收集创新链,武进区早前就在新建住宅小区大力推行建筑垃圾收集点设置,将城区134个新建小区纳入收运体系,全区设置建筑垃圾收集点109个,收集点的日常管理由社区居委会、物业公司负责;清运由核准的运输企业“点到点”运输至处置终端。对于无物管的老小区以及环卫公司在清扫保洁时收集到的零星建筑垃圾,则建立零星建筑垃圾收集中转站,保障其及时有效清理,形成定点收集全覆盖的收运链。

问:在运输监管上我们做了什么工作?

答:运输监管,打造无缝隙监管线。建筑垃圾的运输环节也是很多政府面临的难题,运输过程中造成的尘土飞扬、运输车辆超载或滴漏、偷乱倒等问题久治不愈,给城市管理与居民生活都带来很多负面影响。

不过,这些问题对武进来说早已迎刃而解。武进区对建筑垃圾清运设立“准入门槛”,规定所有车辆必须经过审批核准,取得市城管部门核发的《常州市建筑渣土准运证》和区城管部门核发的《武进区建筑垃圾处置证》后,方可从事营运。与此同时,建立建筑运输车辆诚信化考核机制,实施月度考核,对现有8家运输单位的70辆运输车严格落实“六统一、两必须”管理制度(“六统一”即:统一密闭装置、统一安装定位系统、统一安装顶灯、统一单位标识、统一放大车牌号牌、统一安装安全警示标识;“两必须”即:必须按照指定的时间、路线进行清运并运送至指定消纳场所)。对排名靠后、违规次数较多的公司在市场准入方面予以限制,引入退出机制,倒逼运输企业规范运输、诚信营运。

这里不得不提,武进区对所有运输车辆安装了北斗定位系统,精准定位车辆位置、行驶路线等,并能实时查看车辆运行情况。此外,将运输企业和运输从业人员全部纳入微信管理,实现宣传教育每时每刻,动态监管随时随地,严肃查处运输车辆不按规定路线行驶、抛撒滴漏等违法违规现象。

武进区城管、公安、交通等部门多次开展联动执法,对建筑垃圾偷倒重点路段进行蹲点检查,对重点区域加密设置摄像头,对偷倒高发地块安装简易隔离栏,实行24小时全时段管控,严防偷倒行为发生。并制定出台《建筑装潢垃圾偷倒乱倒举报奖励办法》,积极发动群众参与,对倾倒建筑垃圾的违法行为,群众第一时间举报,并提供重要线索者,给予举报人100至500元的奖励,构建全社会监督之网。

问:资源处置端有什么特点?

答:变废为宝,打造资源化处置端。走进江苏绿和环境科技有限公司车间,公司投入8000万元新建的建筑垃圾综合处理再利用项目,只需把建筑垃圾平铺在输送带上,智能机械抓手通过复合传感器,并根据物料性质和大小的不同自动将垃圾进行多种分类。这条年处理30万吨装修装饰垃圾的处置生产线在2018年5月正式投运,采用了全球领先的AI人工智能分拣技术,是国内第一条自动化、规模化处理建筑(混合)垃圾的生产线。

建筑垃圾被分类后,江苏绿和再通过一期的生产线进行循环利用和无害化处置,“变身”水泥制品、再生砖、预拌砂浆等产品。这些建筑垃圾再生产品不仅应用于常州及周边城市的市政、交通等工程中,而且已漂洋过海进入亚非“一带一路”的三个国家。巴基斯坦的瓜达尔港工程、肯尼亚的内马铁路工程等,都铺装着来自常州绿和公司生产的建筑垃圾再生砖。目前,公司年处理建筑垃圾已达到130万吨,建筑垃圾无害化处置率达到100%、再生用率达到90%以上,有望彻底解决武进区包括常州市部分区域装修垃圾围城困境。

如今,在武进,除了绿和之外,对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利用的企业还有常州春秋华城基础工程有限公司,从2014年起,春秋华城投入数千万元用于流水线改造和骨料工艺提升,建筑装潢垃圾日处理量也大大提升,使原先只能填埋的垃圾实现了“华丽转身”。分管建筑垃圾处置的武进区城管局还积极向上级财政争取科学合理的补助,解决处理成本高等难题。目前武进城区住宅小区建筑装潢垃圾处置费用由物业公司补贴5元/吨,区财政补贴25元/吨,助力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处置工作开展。

根据2018年至2019年9月统计数据来看,武进区共处置建筑装潢垃圾25.17万吨,生产标准砖约7500万块,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率达到85%以上,实现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同步提升。

问:城乡间建筑垃圾处置有何异同?

答:城乡统筹,打造城乡一体化处置网。城市管理,规划先行。2017年,武进区城管委研究制定“推进大城管建设、实施精细化管理”三年行动计划,明确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全域推广的总体思路、基本目标和保障措施,提出工作推进时间表和路线图,并由区城管局积极牵头,制定建筑装潢垃圾资源化处置城乡一体化实施方案,在各镇(街道)板块原有填埋处置基础上,由点带面有序推进“镇收运、区处置”模式,力争通过三年的努力(2017-2019),到2019年,基本实现武进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全域覆盖。

在最早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的武进国家高新区,2017年武进高新区配合“大城管三年行动计划”专门出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相关文件,让基层有法可依,给出政策,从财力上给予保证,实报实销。由高新区城管中队负责协调和监督,南夏墅街道、高新区北区具体实施,各村(社区)负责将建筑垃圾及时清运至临时堆放点,园区企业的建筑垃圾须自行安排有资质的公司办理许可手续后,运至定点处理单位。各社区、物业、村委定期收集上报信息精细到每个小区、村委或单位的垃圾种类、来源、去向等,高新区城管中队对承运人的信息统一登记上报,建档立册,如发生偷倒、乱倒行为被查实,车主将被列入“黑名单”,实现了建筑垃圾运输过程和源头管控的精细化管理。

目前,武进区南夏墅街道、高新区北区、西湖街道、牛塘镇、湖塘镇已全部实现资源化处置,其余乡镇预计今年年底前完成资源化处置目标,武进有望在全省率先实现建筑垃圾资源化处置全域覆盖。

CopyRight WuJin All Right Reserved     主办单位:常州市武进区人民政府     地址: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行政中心    邮编:213159
苏ICP备10217280号     苏公网安备32041202000001号     网站标识码:3204120012     联系我们   |   站点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