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首页> 政务公开> 重点领域> 社保就业> 就业创业> 内容
2013年,在追逐“中国梦”的新征程上,“推动实现更高质量就业”成为我区就业工作的主旋律。
一年来,区人社局贯彻落实各项就业政策,把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工作摆在首要位置,大力推进创业带动就业,全区新增就业岗位99612个,城镇新增就业30425人,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8215人,组织实施“万名产业英才集聚三年行动”计划,努力完善公共就业服务体系,离“更高质量的就业梦”越来越近。
搭建平台聚英才 携手共进促发展
2013年,区人社局成功举办了全国百所高职院校武进行暨第二届长三角校企技能人才合作洽谈会,组织全国121所高校和300余家长三角地区重点企业进行了校企合作交流,并与57所高职院校签署了人力资源合作联盟协议。组织98所院校与186家企业签订了校企人才合作协议,其中,35所高校与77家企业签订了“定单培养”、“工学交替”、“顶岗实习”等多种合作方式的协议。通过努力和耕耘,这项活动已成功入围参选江苏省十大就业服务品牌,区人力资源市场已日益成为长三角地区发展校企合作和集聚技能人才的重要平台。
打造品牌求效应 市场辐射显优势
继成功创建江苏省五星级人力资源市场后,2013年9月,我区又挂牌成立“江苏省智能装备制造人力资源市场”,这是我市成立的首家省级专业人力资源市场,标志着全区人力资源服务朝着专业化、特色化、现代化方向再进一步。目前,全区拥有智能装备制造企业318家,职工8.4万人。通过打造专业化基地,加大招聘力度,扩大品牌影响,不断集聚产业效应,吸引全国各地的智能装备产业人才来我区就业,力争打造全国知名产业基地。通过发挥总服务台、职业介绍中心、劳动事务代理中心、就业服务中心、招聘服务中心、人才服务中心--“一台五中心”的服务功能,实现了“一条龙”、“一站式”的精细化就业服务。通过在区人力资源市场设立LED显示屏、自助就业服务系统等硬件建设,配套利用网站、报刊等不定期发布求职招聘和就业岗位信息等软件建设,开辟了招聘和求职通道,有效整合了需、求供应资源。
关注基层谋发展 巡回招聘现成效
针对部分乡镇企业由于地域偏远、交通不便,一定程度上存在用工短缺的问题,为了更好地搭建信息平台,引导企业用工双方有效对接,2013年,区人社局创新招工形式,发挥市场以点扩面的效应,真正把服务送到“家门口”,先后在郑陆、湟里、雪堰、洛阳、嘉泽等11个镇举办了25场巡回招聘会,共吸引了1080余家企业进场招聘,提供就业岗位22585个,既缓解了企业用工短缺问题,又满足了各层次劳动者,特别是广大“4050”人员及就业困难人员的就业需求。探索形成了统一部署、分工合作、联合行动的多部门整体联动工作机制。
信息建设创思路 智慧就业惠民生
为顺应社会发展潮流,创新就业服务体系,全面打造信息化就业局面,区人社局以“武进智慧就业服务”项目为重点,以开通江苏省就业E图和12580手机求职通、创建新版武进人力资源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平台为支撑,通过云计算、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社交网络、地理信息服务等工具和方法,努力创建智慧型人力资源开发、管理、配置及服务一体化网络,构建“公共服务、公益服务、商业服务”三位一体的服务模式,实现覆盖全区的就业信息服务网,积极打造人力资源的社会化生态环境,构建创新型信息化平台,提升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实现人力资源的市场化合理配置和流动。